記得三年前錄取麻省理工研究所,在填寫宿舍志願時,聽說Sidney-Pacific跟Ashdown兩間宿舍是最新建立,其中前者不僅規模最大而且也有許多活動,於是填寫了第一志願,後來也順利進入了Sidney-Pacific,這個在麻省理工最大、在全美規模也是數一數二的研究生宿舍。不知不覺在MIT待了三年,而今年剛好是宿舍的十週年慶,選在美國國慶前的週末,舉辦了一系列的活動,並邀請先前宿舍的校友回來參加。
上週五晚間在舍監Roger與Dottie的套房裡舉行了招待會,但當天是我生日,晚上吃大餐跑趴,沒空參加;加上招待會規模較小,還是留給千里迢迢回來宿舍團聚的校友參加較妥。週六晚上則是席開十幾桌的餐會,在宿舍一樓的多功能教室舉行,除了校友以外,許多宿舍幹部與目前的學生也出席,畢竟有免費的大餐可吃,又可認識校友,何樂而不為。
大家先到外面中庭拍大合照,再回來準備享用沙拉。這時發生一個小插曲,由於外面剛好有人在烤肉,烤肉的煙霧進入室內,有人在房間裡聞到濃濃煙味,便拉了火災警鈴,讓大家必須疏散到對面的人行道上。很多人笑說這已經變成宿舍的傳統了,因為不只一次宿舍只要辦桌,就會剛好有火災警鈴。結果來的竟不是一百公尺外的劍橋消防隊,而是波士頓消防隊,還出動了雲梯車!
消防員得知只不過是烤肉,不是真正的火警,於是很快就取消警鈴,讓大家回到宿舍享用大餐。
在大家享用佳餚的同時,投影機也開始播放宿舍為了這次十週年慶特地製作的記錄影片。影片一開始介紹宿舍的歷史,當初MIT是如何因為研究生宿舍缺少,而有建築新宿舍的計畫,又因經費不足而擱置。資金充足後,宿舍在短短一年六個月的時間即建築完成開張。之後主要以訪問以往與現在的宿舍幹部,分享大家的心路歷程為主,並在背景放上各項活動的照片。我當過一年的攝影師,所以影片裡出現不少我拍攝的照片,儘管這年來幫宿舍拍了數千張照片,但我都能立刻認出哪些是我拍的(因為其他人很少像我一樣一張張慢慢修圖,光看白平衡就看得出來…)!另外影片中也有現任攝影師提出的一個點子–縮時攝影。
由於舍監Roger跟Dottie要退休了,現場同時也有簽名簿給大家留言。大家酒足飯飽,最後少不了感謝時間,除了現任的舍監與副舍監,還有共同籌劃這一系列活動的主要宿舍幹部,都可上台領獎。可以想見大家團聚的背後,若不是幹部們嘔心瀝血籌劃這整個活動,不僅是一餐飯而已,還有許多小細節、裝飾美化,以及紀錄片的浩大工程,最重要的是邀請校友回來、安排校友的交通與住宿(聽說還特地讓校友住在他們先前住過的相同房間!),十週年的重要里程碑可能就被埋沒在歷史的塵土當中。
週日還有特地為此活動辦的早午餐。宿舍有個傳統,每個月都會選一個週日在中午十二點整,在多功能教室準備免費的早午餐給大家享用。儘管六月已經辦過早午餐了,但這一場是為了十週年慶祝特別加場的,也準備了一些平時沒有的食物。這天因為宿舍的兩位新任攝影師都不在,於是輪到我幫宿舍拍照了。
除了豐盛的食物之外,在外面中庭也有許多不同的活動。MIT的吉祥物是河狸(因為河狸是大自然的工程師),學校官方更有一隻擬人化的河狸「Tim」,就是MIT三個字母倒過來拼,學校有任何大型活動,都可以租用Tim的服裝讓人穿起來。外面攝氏30幾度的高溫,穿這套衣服應該熱死了!每次只要Tim一出現,大家(尤其是小孩子)就會搶著跟他拍照。
現場還準備了一個遊樂設施,左邊是一個大水缸,上面有讓人坐的板子,右邊則是投球區,大家用球往紅色按鈕投出,如果打中按鈕,就會推動槓桿把人推下水。
現場還有棉花糖機!我上次看到棉花糖機,應該是幼稚園的事情了吧。
由於外面天氣悶熱,活動原本打算舉行到三點,過了一點半人潮就漸漸散去,只剩幾個小孩子還在玩。我拍照拍得差不多了,加上早上騎腳踏車去Walden Pond已經曬了不少太陽,中午又出來曬這麼久,雙腳都曬出夾腳拖的印子了,再曬下去恐怕會中暑,就回房間迅速開始整理相片。(註:大概以前在Rice當過攝影記者,去年又在宿舍當過一年攝影師,已經習慣活動拍完就儘快把照片處理好,畢竟我喜歡攝影也喜歡修相片,「趕稿」對我來說是一件很痛快的事情啊!XD)
宿舍十週年活動,就隨著這個週末圓滿地結束了。想想以後到了十五週年、二十週年…,如果我沒被老闆操到不能畢業,應該已經出社會工作,但如果宿舍也像上週末一樣舉行盛大的慶祝活動,我一定會設法抽空回來,到時候感覺可能又別是一番滋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