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 , , , ,

也著實忘記說過沒有,我這人有個很奇怪的現象,就是每當換了一個新環境,儘管一開始適應很快,總要到第三年才會真正打入其中。我博士念了三年,才發現MIT是個學生社團相當豐富的地方,而且由於研究生比本科生還多,絕大部分的社團都歡迎研究生。自從第三年秋季加入劍橋合唱團之後,第三年春季又陸續加入了亞洲舞蹈團(Asian Dance Team,簡稱ADT)以及a cappella團-Techiya,上學期又加入了另一個舞團,朋友都打趣地說我是白天都在做實驗、晚上都在唱歌跳舞,才會每次約出去吃飯或看球賽都約不到。XD

ADT公演最後一支舞–「七月火把節」(攝影:Joseph Lee)

亞洲舞蹈團顧名思義,就是以中國各民族傳統/現代舞以及中日韓流行舞蹈為主的社團。為什麼加入ADT,除了創團的團長Vivian跟我感情很好之外,也是為了跳K-pop,但連續兩個學期都沒機會,不知是團長覺得我跳不來還是K-pop實在太受歡迎了?變成兩次公演都只能跳傳統舞蹈,好處是比較學得到技巧性的舞蹈元素吧。以往ADT每學期公演一場,今年由於只借到空間較小只能坐190人的Little Kresge為演出場地,也史無前例第一次辦兩場以消化觀眾,對團員是個莫大的挑戰與心理壓力!

記得這學期audition結果出爐時,我只有排上一支舞–中國彝族傳統舞蹈「七月火把節」,還是這次公演大家都要跳的兩支舞之一,先前志願單上填的所有其他舞蹈都沒進,一度想要退團當攝影師算了;但後來看在Vivian交情的份上(這支舞是由她編舞),加上舞蹈風格看起來滿有趣又累人,有點像我這一陣子迷上的Zumba,所以還是決定留下來。後來證明這是正確的選擇,尤其今年的公演前最後一週集訓又剛好與Techiya公演前集訓完全撞期,只好天天兩頭跑;如果跳太多支舞,恐怕會分身乏術(雖然我這人是越忙得分身乏術反而越開心)。

「七月火把節」原舞蹈影片,我們基本上大致照著編。

七月火把節實際跳起來的確如我想像中的一樣,第一次團練就跳到快吐了,一個小時下來消耗的熱量跟體力,簡直跟跳Zumba差不多。之後就學乖了,每次團練之前自己先熱身。由於這支舞的人數很多,人多手(腳)雜,正常每週一次團練還不夠,公演時間越接近,加練就越多;而且越注重先前團練沒注意到的小細節。儘管以這支舞的風格,以前學過再多芭蕾舞的基本動作,都可以通通忘掉,但也不能完全沒有技巧;而節奏這麼快的舞蹈,又要做到動作標準,實在不太簡單。而且由於要上台表演,不像平常跳Zumba一樣以健身為主,跳錯了也不會有人糾正你。我在最後一週密集加練時,每天晚上團練完回到宿舍,YouTube開起來就自己在房間裡繼續練舞,練到凌晨一兩點才洗澡睡覺,洗澡時還對著浴室裡的鏡子練習擺pose。當然最後團長也說,萬一表演時跳錯了,不要緊張或顯得一臉茫然,就假裝自己在solo,畢竟我們不可能在節目單上放上詳細的舞步,所以觀眾有很大的機率不會發現你跳錯了。

12/1公演當天,我當然是蹺掉實驗直接睡到自然醒,慢慢把午餐吃了就準備到表演場地預演。由於七月火把節是最後一支舞,我就趁著前面的節目還在預演的時間先化妝–畢竟去年見識了小小一間準備室裡擠了三四十個人,想找地方坐都找不到的混亂情況;今年團長說可以預演之後再化妝,所以預演時只有我一個人霸佔準備室,慢慢把我每次都要花40分鐘以上的眼妝搞定(我左眼外雙、右眼內雙,所以眼妝特別難化>< 幸好沒有硬性規定要貼假睫毛,否則我一定翻桌)。

兩場表演分別在下午4點與7:30;我由於只跳最後一支舞,加上這支舞的服裝簡易,幾秒鐘就可以換好,就自願負責在禮堂門口收票和發節目單,也因此看不到大部分的表演。不過我先前預演就看了無數次其他的舞蹈節目,加上沒帶相機,叫我既不能上台跳也不能在台下拍照,一定會很無聊,所以當個招待員也不錯。倒是當招待員就會看到一堆認識的同學朋友來看我們的表演,所以等輪到上台跳舞時又有額外的壓力…不過真正上台時,燈光打得刺眼,觀眾席又沒有鏡子可以看,腦袋就一片空白了,就是盡可能把所有該注意到的細節都表現出來、走位要盡可能精準、然後又不能忘記微笑跟看著前方(而不是看地板上的標線)。

「七月火把節」舞蹈表演照片整理(攝影:Joseph Lee)

儘管第一場最後面我還是跳錯了,比其他人都早擺pose,但問觀眾似乎都沒注意到,阿彌陀佛!大概是最後面本來看起來就滿混亂的,加上我是這支舞唯一的生理男生,身高又最高,所以十之八九的時間都排在隊形的最後一排正中間,就算我跳到一半改跳「Gangnam Style」,大家八成還是會以為本來就是這樣編舞的吧!(當然這種場合我不敢這麼搞笑就是了XD)算是兩場都順利過關。倒是舞團沒因為我是男生,就給我穿什麼特別的服裝(除了不讓我穿裙子之外,所以我就隨便拿了平常運動常穿的黑色熱褲來穿),或給我什麼高難度的動作。(我另一個舞團的舞蹈教師,就試著要我把女生舉起來,結果發現我沒辦法,只好讓我扮演女性角色…XDD)

兩場表演下來,加上我跳完舞馬上就要跟Techiya團練,準備隔天的公演,整個週末累癱了,但也相當充實,滿足了我不定期會來一次、不上台就會渾身不舒服的表演慾。儘管沒親眼看到大部分的表演節目,但整體而言對這次期末公演相當滿意,尤其這又是ADT第一次一口氣開兩場公演。顯然觀眾也相當捧場,兩場幾乎都高朋滿座,而且維持得住氣氛。團長跟舞團其他的幹部也如此想法,雖然每一支舞本身還有許多要加強的地方,但既然表演都結束了,觀眾開心、表演者學到舞蹈技巧、團隊精神,也鍛鍊到身體才是重要。個人方面,我也的確感覺出來加入ADT這兩個學期,除了技巧之外,四肢協調性、柔軟度也進步了不少,而且大腦也越來越習慣如何記憶舞步了;加上參加舞團跳舞除了運動之外,也跟打球一樣能培養團隊精神,又比較不受場地與天氣的限制,何樂而不為呢?

更多表演照片可見MIT報紙(第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