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 , , , , , , , , ,

我花了好一番功夫,每個學期都勤奮參加MIT十個a cappella團的試音,今年春季終於加入的Techiya,在12/2舉行期末公演;這也是我在Techiya的第二次。與上次不同的是,這次公演的最後一週密集團練剛好與亞洲舞蹈團撞期,公演也緊接著在舞蹈團的公演隔天,所以這個週末簡直快把身體操壞了。

攝影:Janice Adler

攝影:Janice Adler

因為某些原因,包括a cappella在內的大部分合唱團,似乎都比較難收到男生(除非是純男聲的合唱團),可是Techiya卻從去年開始都一直很缺女生。學期開始時的面試,儘管有不少女生報名,讓大家都滿興奮的;但由於其他的a cappella團都在週六舉辦面試,而Techiya是猶太文化的合唱團,週六是安息日(Shabbat)不能舉行任何活動,所以只能排在其他團的後一天週日進行面試,而那時候很多好的女歌手都被其他團搶走了。變成最後一半的女生都沒能來面試,我們只勉強收了三女三男。但有兩個女生在學期中因為課業壓力太大而退團,造成最後團裡8男5女,還是陽盛陰衰,有時候練唱甚至半個團都是男低音;也有女中音的團員因此要中途換聲部,甚至有一首歌的女高音獨唱還要讓我代唱…

我前一學期主要是唱男低音,但這學期如果全部能唱男低音的都唱男低音會有5人,全團也只不過13個人而已;加上一個很強的男高音Mauro畢業離團、新來的男高音David音量不大,指揮看我音域廣,就讓我改唱男高音。也因此很多上次唱過的歌都要重新學起,也有比較多的歌詞要背,不光只是「嘟嘟嘟、搭搭搭、咚咚咚」而已。

這學期團上的問題不只是聲部平衡,還有許多平時團練因為剛好與猶太節日同天,加上颶風Sandy搗亂,所以經常要臨時更改團練時間;我已經算不清楚這學期到底填了幾次Doodle poll了。加上很多團員都有其他活動要參加,整體出席率就偏低了。幸好因為人數夠多,有時候就算一個聲部缺了幾個人也還勉強唱得起來。

往好處想,這學期Techiya最大的改變,大概是指揮換人了,新指揮Nate希望這個團多唱一點改編成與猶太文化相關的英文歌,比較受大家歡迎。這學期我們唱了不少英文歌,除了上學期唱過的I Got TefillinThe Hummus Song(鷹嘴豆泥之歌),還有團員Ariel將泰歐·克魯斯(Taio Cruz)的Break Your Heart改編成的「Break The Fast」。這首歌由我主唱,歌詞是描述在猶太教最神聖的節日–贖罪日(Yom Kippur)時要禁食25個小時並不斷祈禱,之後終於能吃東西的感受。歌詞節錄如下:


Break The Fast 作詞:Ariel Sommer

I’m standing in the service 我正在做禮拜
The service for Yom Kippur 在做贖罪日的禮拜
We’re fasting and praying 我們在禁食和祈禱
These folks don’t look so chipper 大家看起來不太開心

I’m so hungy 我餓扁了
But I can’t eat a thing 但我什麼都不能吃
Till my future is cast 直到未來到來以前
How long will it last? 禁食何時才會結束?
Tell me will I last? 告訴我撐不撐得下去?

Tonight we’re gonna break break the fast 今晚我們就要解禁了 [x4]

另一首改編的英文歌則是我的主意,而且算是半路殺出的程咬金。暑假時舊團員在wiki上討論要唱什麼新歌,那時候我還沒有編新歌的打算;過一陣子之後我在YouTube上找到一首歌,是由美國惡搞天王「怪人」揚科維奇(“Weird Al" Yankovic)改編的Pretty Fly for a Rabbi。原曲是龐克搖滾天團–後裔樂團(The Offspring)的Pretty Fly for a White Guy,歌詞主要描述一個白人很裝模作樣想要融入嘻哈文化,但實際上什麼都不懂。而改編曲則是在講一個猶太智者(Rabbi)有多酷(fly在英文俚語中就是cool的意思),歌詞裡許多對猶太人的刻板印象,以及隨意插入的意第緒語(Yiddish)歌詞;由於滿有搞笑成份、又與猶太文化有關,加上我自己也滿喜歡聽龐克搖滾,我就把這首歌的影片分享給Techiya的團員。後來Nate覺得這首歌我們非唱不可,就請我編曲,最後也順利選上這學期的曲目。

這是我第一次為一個a cappella團編曲。以前編過一些a cappella歌曲,但都只是出於興趣,自己拿來唱唱玩玩而已;現在終於輪到可以實際寫歌給一個合唱團表演,所以壓力滿大的。由於Pretty Fly for a Rabbi這首歌屬於龐克搖滾,音樂性並不高,幾個和弦幹下去就是一首歌了,實在沒什麼好編的,但也正是讓我有點頭痛的地方。一般的混聲合唱團有SATB四部,但我如果直接把原曲的吉他跟bass改成用人聲唱,只要男聲三部就綽綽有餘了。如果要寫四部合唱,讓男低音唱bass、其他三部唱power chord從頭唱到尾又很無聊。最後我跟Nate稍作討論,並發揮一點創意,主歌部份讓女聲與男高音唱power chord並改了幾個和弦;副歌因為bass比較重,讓男低音和女低音一起唱bass line,男高音分成tenor 1、tenor 2和女高音一起唱和弦,然後在一些強調的字詞上改用合唱或一起念出歌詞;而最後一遍的副歌讓每一部不同時間進來大合唱結束。


我編曲的Pretty Fly for a Rabbi。主唱:Aaron Potechin、Ariel Sommer

老實說,一開始幾次練這首歌時,因為不知道實際唱起來效果怎麼樣(尤其不知道副歌硬加進去的男高音/女聲和弦會不會聽起來很怪,又擔心把女高音寫太高),而且練唱時聽起來時好時壞,讓我一直非常緊張。幸好後來大家熟練之後聽起來就滿像樣的,表演後看到錄影的影片也相當滿意(雖然我幾乎都在注意我的beatbox有哪邊要改進),加上觀眾反應不錯,笑聲連連,就鬆了一口氣。

這次演唱會最難的一首歌,應該是改編自音樂劇悲慘世界(Les Misérables)中的著名歌曲Do You Hear the People Sing,團長Jessica一直很想讓大家唱這首歌,而且由於作詞者是猶太人,有現成的希伯來文版歌詞。我們就取了部份的英文歌詞和部份的希伯來文歌詞來唱這首歌。因為編曲相當複雜,轉調和節奏變化都很多,每次練唱幾乎都會走音(除了我某天團練時音感特別好,一直把大家拉回來之外。之後一直到公演我都沒有這麼好的狀況…),甚至還有好幾次編曲Jessica和指揮Nate為了某些節奏上的混淆而起爭執。加上整首歌總共有四位主唱,主唱與其他團員要互相協調也相當不容易。這首歌也就自然成了公演的壓軸(安可曲不算)。儘管表演時還是走音不斷,尤其中間女高音獨唱第一個音出來我就嚇到,因為整整高了一個key,害我最後面客串女低音的地方差點破音;但除此之外沒出什麼太大的狀況,算是安全下莊。


最後我們用上個學期寫的鷹嘴豆泥之歌當安可曲。


差點忘記提到許多a cappella團公演時,曲目中間會穿插的短劇(skit)。在Techiya,我們把這些短劇叫做「schtick」(意第緒語,指的是「東西」,延伸為具有滑稽成份的意思)。呼應合唱團的性質,通常schtick都與猶太文化有關;這次的主題是猶太人在十二月慶祝的光明節(Hanukkah,亦可拼成Chanukah)。光明節是猶太人紀念從希臘人手中收復耶路撒冷的節日,歷時八天;而最為人熟知的象徵物就是光明節燭台(menorah),來自猶太人勝利後發現只剩下一天份的橄欖油,但油卻神奇地燒了八天。光明節燭台由一支主燈和八支副燈組成,每天傍晚除了點燃主燈外,多點一盞副燈,直到最後一天九盞燈都亮。

MIT是科學家集中之地,於是就有人用試管和試管架做了一個光明節燭台,從此之後每年光明節都會拿來用,在7號樓的大廳進行點燈儀式,並請Techiya來表演。我們為了這次表演,特地把它借來當道具,因為這次短劇的主題是–有人把光明節燭台偷走了!劇情是MIT發電廠的廠長為了研究更節省能源的燃料(可以連續燒八天的油?),用了大量的巧克力金幣把Techiya誘騙走,並請了另外一群人喬裝成Techiya,在點燈儀式上表演。無巧不巧,假Techiya裡有兩個人是偵探–一個不斷蒐集線索的好偵探,與只會隨便下結論的壞偵探!

假Techiya、偵探與光明節試管燭台。

短劇:假Techiya、偵探與光明節試管燭台。(攝影:Janice Adler)

schtick2

短劇:只來跑跑龍套的警察官。(攝影:Janice Adler)

第一幕是假Techiya剛準備開始唱歌就突然停電,等電力恢復後發現燭台不見了,偵探們急忙跑出去蒐集線索,假Techiya只好唱音階來打發觀眾的時間。第二幕是偵探發現一個可疑的數學系阿宅,拿著一袋猶太麵包(challah)到處走動,而假Techiya也發現了一些線索,最後大家在爭奪麵包中離開現場。最後一幕中,真Techiya一邊吃巧克力金幣一邊感到點燈儀式現場,發現假Techiya,最後壞偵探出了唯一的一個好主意,就是調查寄信邀請假Techiya來點燈儀式演唱的寄件人IP,終於逮到犯人就是發電廠廠長!

schtick3

短劇:真Techiya搶食巧克力金幣(攝影:Janice Adler)

公演在12/2晚上八點半舉行。我們下午四點就開始準備,先到活動中心搬運音響器材,然後擦黑板、寫上演唱會主題和插圖,並讓大家在一塊黑板上個性簽名(大學a cappella團的一個不成文傳統)。之後一直到表演開始之前,就是例行性的架設音響器材與試音預演時間。儘管我們在表演前大量宣傳,甚至還登上MIT報紙與電視,而且Techiya演唱會與MIT其他a cappella演唱會最大的不同,就是表演結束後有大量零食可以吃,但前來觀賞的人依然不多,200多個座位只坐了半滿。可見我們的宣傳組還得想想別的辦法,讓大家知道猶太音樂不是那麼陌生的。不過儘管觀眾不多,大概因為這次選曲風格多樣,加上改編流行歌佔比例很高,觀眾都很捧場,反應相當熱烈。

65005

Techiya團員簽名板。(攝影:Janice Adler)

整體而言,我對這學期的公演非常滿意,除了觀眾捧場之外,合唱團整體的表現也相當出色,全場幾乎沒有大放槍、忘詞或其他狀況出現。回頭看表演時錄的影片,我們也非常意外地幾乎都沒有走音,每首歌多半一key到底,不會越唱越高或越低。一來可能團員多一些真的有幫助,二來這學期的排練並不像上學期一樣操,所以大家比較能放輕鬆吧!總之又經歷了一次a cappella公演,又多了一次經驗,而且相當欣慰有機會能為一個合唱團做出除開口唱歌之外的具體貢獻。(倒是團長任命我編舞,我卻一直懶得做,所以演唱時大家也就缺乏肢體動作…)

[完整演唱會影片可看這裡。由於中途相機沒電,有幾首歌沒錄到,但沒錄到的都是舊歌,可參考Techiya YouTube頻道上的其他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