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定利用這個長週末,一口氣把所有公演的網誌寫完,免得夜長夢多,維持一個月寫一兩篇的話,大概不用等到寫完,新的公演就又來了…所以可能每一篇會少閒扯幾句,篇幅稍微小一點。
劍橋合唱團每年公演的曲目,除了基本的中文民歌、老歌、流行歌與民族歌曲之外,其他曲目各有不同。去年是莫札特的聖歌和聖體頌,今年則選了不少英文歌,其中還有近年最新的流行歌Born This Way、Just The Way You Are和Someone Like You!由於歌曲年代涵蓋廣泛,老中青三代應該都能聽到熟悉的曲調,於是主題就叫做當音樂「想」起了!

劍橋合唱團大合照(攝影:Chun-Kai Wang)
由於指揮希望合唱團的品質和專業度提升,今年11首曲目中的5首,要求大家背譜。比起台灣一般的合唱團的完全背譜還是輕鬆很多,畢竟劍橋合唱團的團員來自各種背景,其中有不少人中文不甚輪轉,甚至還有要靠拼音學唱的美國人。但一週只練一次兩個小時,加上因為暴風雪和恐怖攻擊而比計畫少了兩次練唱,還是讓不少人吃足苦頭(其中也包括我,因為我還要唱小團,所以要背7首)…。
今年曲目中的「改變自己」(王力宏原唱)是由團長Leo編曲,由於歌曲氣氛的關係,加上我們有些時候要邊唱邊拍手,所以要背譜,幸好大部分的歌詞都在男高音,我唱男低音,就簡單很多。表演時男高音集體臨時抱佛腳背歌詞,背了第二段結果上台時第一段就忘詞了…這首歌原本還要加打擊樂器的,Leo有次練唱還帶了鈴鼓和cowbell來,後來決定交給前台大合唱團的海豹高竹嵐來beatbox!整體上是一首很有氣氛和活力的歌。
接下來的小團,演唱兩首爵士名曲:Dream A Little Dream Of Me和Mack The Knife。兩首歌的心情截然不同,前者是夜深時情人依然流連忘返的情歌,後者則是懸疑緊張的殺人事件,非常考驗合唱者的詮釋方式。尤其是後者每次重複歌詞都不一樣又難背,練唱時凸槌頻繁,而且不乏整個聲部一起忘詞的。我也是到最後一次練唱才背起來,幸好唱合唱經驗多了,又唱了幾個學期的a cappella,這兩首歌的難度對我而言還吃得下去,表演時也沒出什麼大狀況。
這學期曲目的英文歌曲比例很重,下半場一開始就是英文歌五連發:首先是大家國小國中應該都唱過的Oh! Susanna,再來是今年的重頭戲之一:鋼琴四手聯彈加上小提琴伴奏的西部鄉村歌曲Jinny, Git Around,不僅歌曲節奏快,而且大家要有絕對音感,因為幾乎完全沒有前奏,小提琴四個16分音符拉一下就開始了,沒時間讓大家慢慢找音。我也因此特地帶了音笛,上台前吹一下,有吹有保佑。原本指揮希望大家背譜,還把譜分成三大段,方便大家背誦,到最後沒幾人能背得住,但歌還是得唱,就允許大家看譜唱。最後唯二不看譜的只有男低音的我和小史…
再來是我最熟悉的英文流行歌的單元:Bruno Mars「火星人」布魯諾的Just The Way You Are–火星人不愧是火星人,雖然是男生但音域高到很多女生都自嘆弗如。火星人本身的嗓音屬於男中音,記得剛出道時高音經常硬吼上去聽得很不舒服,但後來功力越強之後高音唱起來往往令人雞皮疙瘩直掉。這首歌的合唱編曲,比較高的副歌部份交給合唱的女高音,主歌由男高音獨唱,但依然相當難唱。我很想唱這首的solo也試音了,但後來指揮決定交給團長Leo來唱。
再來是Adele愛黛兒的Someone Like You。我並不非常喜歡Adele的歌,因為大多以悲傷的藍調為主,跟我的個性不太相合,但不得不說Adele唱功了得,大概是現在西洋樂壇最強的女低音之一。這首同樣也是主歌獨唱、副歌合唱,但每次副歌不太一樣,表演時有一次副歌女生整個提早進來一個小節,讓我嚇了一跳;我也一直沒完全背起來每次副歌結束的音要怎麼走,幸好我是男低音,而且唱低音的嗓門不大,唱錯了如果自己假裝不知道,觀眾不見得會發現,算是大團裡唱男低音的好處吧?XD
最後一首英文歌則是Lady Gaga女神卡卡的Born This Way!Lady Gaga一直是我的role model,對這首歌也再熟悉不過了,而且男低音在副歌唱的是主旋律,等於是完全不用下工夫去背譜。這首的獨唱部份是間奏的rap:don’t be a drag, just be a queen…這裡就由我來solo啦!第二段詞比較難,練唱時每次我跟著合唱團solo都會念到舌頭打結,表演當天預演時也打結,幸好真正表演是完美演出!
下半場最後是各地民謠,其中有改編自台灣的台語「勸世歌」,又稱「江湖賣藥調」,也就是台灣早期在路上走江湖、叫賣祖傳秘方治百病藥方的郎中說唱的旋律,歌詞叫人品行要端正、要做好事、要努力打拼、不要總是奢望榮華富貴。改編成a cappella的版本,唱起來特別有味道。由於團裡大家都同意體型壯碩的大熊最適合唱獨唱,儘管他台語不是很溜,指揮還是讓他唱獨唱,他下了不少功夫把台語歌詞練標準!
再來是魯凱族民謠「鬼湖之戀」,唱的是一個傳說中女孩愛上一個男子,後來發現這個男子竟然是小鬼湖裡的百步蛇化身而成的。女子的媽媽當然不希望女兒嫁給一條蛇,但這位「蛇郎君」最後仍用魯凱族的搶婚儀式讓女兒嫁給他。同樣也是改編成a cappella的版本,其中男高音要用手指在嘴唇上下移動,唱出斗笠旋轉的音效,相當特別;而男低音則是唱出濃濃原住民風的「hum」來當伴奏。由於是女兒和媽媽對唱,主旋律自然在女生的聲部。幸好這首歌不用背譜,否則光看羅馬拼音要唱出來都要一番功夫了,要背譜的話大家應該會發瘋吧…XD
最後的安可曲是「祈禱明天會更好」–說實在的當初選曲時,沒有想到合唱公演前這麼接近的時間,會接連發生恐怖爆炸案和四川雅安地震兩件悲慘事件,竟然用這種令人難過的方式讓這首歌應景了。於是我們也決定將這次演唱會的門票收入部份捐獻,幫助受災的民眾。
最後演唱會圓滿結束,儘管似乎因為背譜之故,大家唱錯的地方明顯比前兩次公演變多了,但人總是要在失敗中學習的,一個團體也何嘗不是如此?我在劍橋合唱團第三年了,看著合唱團成長、壯大,尤其公關組的人週末經常到校外宣傳,甚至找華人的店家、商業和律師事務所等贊助,也讓今年的節目單也因此做得圖文並茂還有不少廣告,心裡感到欣慰又有點慚愧。慚愧的是當了這麼久的副團長,一直只是負責借教室、表演場地和鋼琴,在幕後默默工作而已(而且除了第一年之外每每借不到大場地來辦公演…)。儘管已經為了研究所論文和四個社團忙得團團轉,我一定能做什麼讓劍橋合唱團更好。得自我反省一番:在工作環境不一定只能堅守本分,尋求突破儘管有風險,但也是任何個人和團體成長的原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