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拖著拖著又拖到了七月才寫,只能說我參與一堆學生社團就是這樣,每到期末總是忙得像陀螺一樣,學期剛結束想趁著記憶新鮮時寫,又想等過一陣子心情沈澱了才寫。最後往往選擇了後者。
上學期是我擔任Techiya無伴奏合唱團宣傳幹部的第一個學期,所以打算多寫點這方面的心得,音樂或文化上的可能就寫少點。通常參加表演性質的學生社團,最大的樂趣就是每學期(或每學年,視社團性質而定)一度的期末公演啦!對普通團員而言,公演純粹是把定期團練的成果表演出來,可能隨公演日期接近會加練,然後有些新成員要克服上台的心理障礙。但對幹部而言就遠遠不只這樣!
先前好一陣子Techiya團員流失嚴重、幹部不太有組織(話說我怎麼參加的每個社團都有這種情況…?),因此團長Jessica往往要身兼宣傳幹部,加上有時還要編曲、指揮,忙得不可開交。今年學期初辦了幹部選舉,由於團員比以往增加許多,各個職務都有人提名。我是個領導慾很強的人(雖然領導能力實在不怎樣),在一個合唱團裡只顧出一張嘴唱歌當然不過癮!於是就自願當宣傳組長了!因為宣傳的工作量很大,可以指派內閣,負責幫忙一些細項,例如我請Monica幫忙製作海報、Taibo負責寄宣傳e-mail等。
當宣傳幹部的一個特點,就是有活動才忙,不活動不忙。MIT在每年四月的一個週末,都會舉辦"Campus Preview Weekend" (CPW),邀請錄取的新生參觀校園,其中也有社團博覽會。這是學生社團精銳盡出招攬新生的好機會,也是我身為宣傳幹部負責的第一場活動。
因為社團博覽會行之有年,很多素材都有現成,不必自行準備,像是寫著團名和標誌的大海報,直接從團櫃拿出來就可以用(雖然這海報白底黑字,實在不怎麼好看,我打算拿到經費的話要重新設計…)。除此之外,我也帶來我的筆電,全螢幕播放我們的YouTube頻道。學聯會規定社團不能用外接喇叭來宣傳,所以聽覺效果非常有限,主要是讓大家看我們唱歌的樣子吧…(話說我一直很想編一些有趣的舞蹈讓團員邊唱邊跳,但很多人練唱就自顧不暇了,實在很難。)再來許多社團也會帶來一些簡單的零食吸引新生。我們的零食相當健康:胡蘿蔔、中東傳統食物pita chip和hummus。
社團博覽會也有一個表演場地,可讓有需求的學生社團表演。因為博覽會辦在體育館,很吵而且音響效果差,Techiya曾經唱過一次,但團員要聽到對面團員都有困難,聽眾聽起來效果想必差強人意。所以基本上這個表演場合拿來跳舞還可以,唱歌恐怕就不是個好主意。加上這天是週六,是猶太人的安息日(shabbat);我們考慮到對Techiya有興趣的學生,可能有非常虔誠的猶太教徒,因此團上有不成文規定,不會在週六練唱和辦活動,以免這些團員感覺被冒犯。因此我們也就決定不在社團博覽會表演。儘管如此,依然有不少新生表示興趣,希望下個學期可以招到更多團員!
回到公演主題,大學a cappella團的一個不成文傳統,就是主題幾乎都用公演中穿插的短劇來命名。今年的主題是拿哈比人意外旅程(The Hobbit: An Unexpected Journey)的電影來改編,主角比爾博在Rabbi甘道夫的慫恿之下,決定做猶太人的成年禮(Bar Mitzvah)。猶太男孩在13歲/女孩在12歲會進行成年禮,通常是一場盛大的慶典,也代表著成年以後要為自己的行事負責。
期末公演前兩週開始總是宣傳幹部最忙碌的時候。團長Jessica寫了一個清單,列明了可以利用哪些方式宣傳。通常宣傳的開始是要設計海報(當然之前要先確定主題),而負責製作海報的Monica也用PowerPoint簡單做了一張海報草稿,請我幫忙去背。後來我覺得海報應該要做得更精美,於是就把設計海報攬下來自己做。既然主題是哈比人,就乾脆拿哈比人電影的海報下來二次創作!
有了海報,所有的宣傳事項都順水推舟了:首先把海報改成橫的,登在MIT學校報紙和學生活動中心的電視牆上;再把海報改成Facebook封面照片和大頭貼尺寸,寄給所有團員幫忙宣傳。接著把海報縮小印在節目單和傳單上。在最後一週密集練唱結束後,我也請團員幫忙用粉筆在人行道地上寫字畫圖宣傳。儘管有團員幫忙,公演前一陣子還是天天爆肝晚睡,畢竟海報一週要貼兩次,而大部分團員對宣傳的意願都不甚高。最後造成海報幾乎都是我在貼、粉筆幾乎都是我在畫…幸好我在當宣傳幹部之前,就經常自願幫我參與的學生社團貼海報,早已非常熟練,能在15分鐘內把學校所有主要區域佈告欄貼完!
這學期Techiya公演和亞洲舞蹈團公演完全撞期,雖然在同一天的不同時間,但學期初考慮的結果,依然打算暫時退出亞洲舞蹈團,畢竟同日參加兩團的公演實在太累,分身乏術。而Techiya只有十幾人,我退團的話男高音會虛掉;亞洲舞蹈團有六十幾人,一個不太會跳舞的人退團應該沒什麼影響。事後證明這是明智的選擇,我當初也沒有完全料到當宣傳幹部會這麼操勞…
宣傳部在公演當天最後的任務,就是印節目單、摺節目單、佈置表演場地的黑板,以及在走廊上貼暫時性標誌。通常中間上面的一塊黑板,用來寫上團名Techiya以及公演主題,我就直接照海報上的排版了,唯一不同的是寫到一半決定把"Bar Mitzvah"其中的Mit三字改成MIT的學校logo。至於其他黑板就寫上團員名字、與短劇主題相關的場景等等。
這學期公演由社會a cappella團–Honorable Menschen幫我們暖場!上學期畢業的Mauro離團後,便加入了這個同樣也是猶太文化的合唱團。
我們在編排時,大致上把曲目依照主題分成幾大區塊。首先是前一學期表演過,非常叫好叫座的兩首歌–Pretty Fly for a Rabbi和Do You Hear the People Sing(可參考我上學期Techiya公演的文章)。接下來的三首歌則是祈禱,首先是頌讚神的Agadelcha,然後是新歌Leorech Hayam,歌詞講的是如何面對死亡,曲調相當悲傷。最後我們為了悼念波士頓恐怖攻擊的犧牲者,以及之後的警匪槍戰中殉職的MIT警官Sean Collier,把數年前唱過的One Day拿出來重新唱。One Day由猶太雷鬼歌手Matisyahu原唱,講的是祈求世界和平、不再有戰爭。
^ Leorech Hayam
^ One Day
再來是食物組曲:這學期有三首和食物有關的歌,討論編排時大家一致同意要把三首歌放在一起唱。第一是原文是希伯來文,由團長Jessica改寫英文歌詞和編曲的「中東蔬菜球之歌」(The Falafel Song)。Falafel是中東料理,由鷹嘴豆或蠶豆泥調味後,作成球狀油炸後食用,以色列人和阿拉伯人都很愛吃。歌詞簡單講到各國的特色料理、falafel在以色列多麼普遍,以及falafel的製作方法。
^ The Falafel Song
食物組曲第二首,是上學期唱過的鷹嘴豆泥之歌。
最後是為了應景猶太節日逾越節(Passover),把多年前唱過的Wake Me Up When Passover Ends(逾越節過了叫我起床)拿回來唱。這首歌改編自搖滾樂團Green Day的Wake Me Up When September Ends。逾越節,又稱除酵節,通常在每年四月,為時八天(在以色列只過七天)。是猶太人為了紀念脫離埃及人的奴役而過的節日;當年猶太人匆忙離開,連麵團都沒時間發起來,於是演變成傳統,在逾越節的期間,不能吃任何有發酵的食物,甚至在逾越節開始之前,就要把酵母和任何有酵母的食物都處理掉。因此,猶太人在逾越節期間,吃的是一種只由麵粉和水做成、必須在數分鐘內做好進烤爐中的無酵餅(matzah),或由無酵餅再加工製作成的各種料理。我在今年逾越節也去一個Techiya團員家吃了晚餐;無酵餅幾乎沒有味道,一點都不好吃。所以歌詞講的就是有關於無酵餅多難吃、乾脆節食算了;抱怨為何許多可口的麵包料理都不能吃;逾越節結束了,無酵餅還有一大盒,乾脆留到明年再吃,反正放不壞!等等諸如此類,每每引起聽眾爆笑。
^Wake Me Up When Passover Ends
公演結束後一如往常有大量的零食可以吃,這次為了符合歌曲主題,特地準備了hummus和falafel。一般吃falafel時,會用皮塔餅(pita)包著吃,因此我們也準備了不少pita。不少團員也談到,我們應該寫一首皮塔餅之歌,這樣中東料理三大食物都有歌來唱了!(目前看來應該真的會寫)
不知是不是我努力宣傳的成效,還是心理作用,總覺得這次公演的階梯教室坐得特別滿,以往中間能坐到半滿就不錯了,這次我目測大概有七成滿!我也擬定了不少日後要如何進一步宣傳的計畫,包括製作Techiya主題的巧克力金幣(應景光明節)、重新列印海報、製作旗幟等等。這是我第一次擔任與宣傳有關的幹部,非常欣慰公演圓滿結束,也從中學到不少辦事的技巧和態度。希望下學期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