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 , , , , , , ,

去年聽說Wings for Life World Run是一件很有意義的公益賽事,但等我打算報名時早已額滿。今年移師台南之後,我就密切注意報名時間,也成功取得名額。原本目標是跑一場半馬,可是人算不如天算,因為舉辦在週日晚上,接駁車不甚方便、隔天又不便請假的情況下,只好忍痛放棄,就當作純粹的捐款吧!原本安排了賽事的週末倒也變得空虛,得知歷史悠久、評價不錯的「奧林匹克路跑」也同樣在5/7舉行,因緣際會下促成了一場宜蘭跑旅~

2017-05-07 04.25.44

曾兩度為路跑造訪宜蘭,第一次是福隆的夏威夷水晶路跑,寄宿頭城大溪衝浪女孩Kiki的家,除了路跑之外也嘗試了衝浪、爬上現已封閉的鷹石尖;第二次是南澳的星光馬,當晚住在羅東,但因為隔天要回台北拍攝Garmin Women的宣傳照而沒有玩到。

奧林匹克路跑地點在宜蘭市區南方的運動公園,就把旅遊重心放在宜蘭市吧!路跑前輩耳提面命,路跑前一天不要走太多路,免得消耗太多體力而跑不動。但我沒有這樣的擔心,畢竟Women Run TPE繳出滿意的成績之後,就打算秋天以前不拚了,就算參加路跑也都以賽代訓、調整、旅遊和社交為目的。所以比賽前一天有一整天的時間可以把旅程塞得滿滿的,都沒有關係–這次的宜蘭跑旅,真的是去玩,以旅遊為主、跑步只是順便~

週五下班到中科轉運站準備搭車去高鐵站,無巧不巧原本想搭的那班高鐵公車司機倒車入站時,開得太後面而撞到候車區的遮雨棚,檢查了半天無法開車。正當大家煩惱可能搭不上預期的高鐵班次時,遇到幾個熱心的上班族,於是我跟兩個陌生人搭上計程車前往高鐵站。自助旅行的一大樂趣,就是與人預期之外的相遇啊!

2017-05-05 17.22.35

感謝這樣的相遇,讓我順利搭上原定的高鐵班次,在晚上十點抵達這週末兩晚的落腳處–19號客棧,房東相當熱情,跟我說明天一大早會開車來客棧載我到她的咖啡店一起吃早餐,然後介紹一些宜蘭市區的景點給我。

2017-05-05 22.16.54

「有帶傘吧?」「當然,來宜蘭怎麼不帶傘呢!」

竹風蘭雨,這幾天天氣又剛好不太穩定,週五抵達宜蘭時外面正下著小雨,週六早上雖然無雨,房東還是貼心提醒我記得帶雨傘。如昨晚的承諾帶我到了她經營的咖啡店,幾公里的車程到了近山區的員山鄉,咖啡店沒有招牌,看起來相當低調。

_MG_4821

_MG_4836

我們一邊聊天一邊享用早餐,雖然不算豐盛,但身為一個素食的旅人,能簡單解決三餐便是滿足,而且還是旅途上邂逅的新朋友招待,自然備感溫馨。她從我的Airbnb自我介紹知道我是跨性別,也問到:「叫妳美女沒錯吧?」讓我覺得頗受尊重~

_MG_4833

簡單用餐閒聊過後,帶我到福園逛逛,雖然是個公墓,但整個園區依山傍湖環境相當優美。我在美國住了多年,也能接受歐美墓園就是公園的概念,說會有「阿飄」出來嚇人,也只是自己嚇自己(台中大肚山上到處都是墳墓,我還不是一天到晚夜跑),純粹欣賞風景不是很悠閒自在嗎?

18221884_1462466177107796_6822152202320086098_n

_MG_4845 - _MG_4852

她知道我喜愛攝影,回宜蘭市區的半路上,還特地把車子靠邊停,讓我拍攝路邊的風景。

_MG_4840


回到宜蘭市,打算先往宜蘭酒廠的方向走。半路經過了宜蘭設治紀念館,從外面看起來是個有點歷史的日式古蹟,進去走走吧!建立於1906年,這裡曾是宜蘭歷任首長的官邸,近年整修後開放參觀,裡面是個小小的博物館,收集著宜蘭設治的各種史料。為了忠於日治時期的建築風格,館內裝潢也走日本風,入館前得把鞋子脫掉換成拖鞋,才不會把塌塌米弄髒了!

館內欣賞日治時代的地圖書籍緬懷過去,館外到處拍照過過沒去過日本至少來過日式庭園的乾癮,不知不覺也花了不少時間。原本打算接下來直接往宜蘭酒廠,但一出大門就看到「宜蘭文學館」的指標,聽說金城武在這裡拍過中華電信的廣告?那麼當然要去看看~

宜蘭文學館裡面是咖啡店,進去稍微看看就出來,比較沒有宜蘭設治紀念館那麼殺時間,就是一個踩點的概念。出來時外面開始下起小雨,不過沒下幾分鐘就停了,想想剛才從員山回來還特地回房間擦防曬的,宜蘭的天氣真是令人捉摸不定啊!

宜蘭酒廠就在這兩個景點的旁邊不遠處,我雖然滴酒不沾,但來參觀一下了解宜蘭釀酒的歷史,順便找些景點拍照也不錯。宜蘭酒廠建於日治時期1909年,現在正式名稱是「甲子蘭酒文物館」,代表著除了製酒之外也成為文物展覽館,簡單說就是把傳統產業和觀光業結合啦!宜蘭酒廠的名產是「紅露酒」,也是宜蘭縣酒,是以紅麴和糯米釀造而成,目前依然在生產中。

才剛進門就聽到薩克斯風的聲音,原來酒廠中庭的廣場,有街頭藝人在演奏著。除了大家耳熟能詳的國台語老歌,還穿插著不少卡通歌曲。我逛完準備離開時,聽到他開始播出「小叮噹」、降key、然後開始吹,吹到一半大概因為不熟悉旋律還卡住吹不下去,第二遍乾脆等到副歌才開始吹,令人會心一笑。

逛著逛著開始有種似曾相識的感覺,這裡跟台中文創園區好像啊!原來台中文創園區以前也是酒廠,難怪那個房舍、管線、建築風格都這麼令人熟悉。相較之下台中文創園區現在不生產酒了,不僅改成博物館、特展和表演場所,也讓咖啡館、文創商店和藝術家進駐,逛起來雖然有點失焦,但也令人目不暇給。


午餐休息之後繼續下午的行程,打算去幾米公園逛逛。來到宜蘭火車站前,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列懸在半空中的蒸氣火車,原來這裡是另一個公園「丟丟噹森林」。丟丟噹之名來自宜蘭民謠丟丟銅仔,就是火車的意思,九棵14公尺的鋼構巨樹,是由黃聲遠建築師設計,懸掛著幾米的星空列車,與旁邊的幾米公園連貫主題。

可惜因為天色陰陰的,照片拍起來都不太好看,心想如果艷陽高照之時,更能襯托出五顏六色的幾米風格吧!而且也應該是遮陽乘涼的好所在。聽說晚上會打燈光,又是另一種風味,就等下次來訪時再說吧~隔壁的百果樹紅磚屋,前身是建於1930年的舊米穀檢查所宜蘭出張所,現在改為藝文咖啡館,可惜這天不知什麼原因沒開。

丟丟噹森林的對面就是宜蘭火車站,也是走幾米風格,一種一氣呵成的概念,讓人能把景點串聯起來不顯得突兀。通過火車站旁的遊客中心,抵達幾米公園之前的路上,碰到一位街頭藝人,利用鐵絲創作成電吉他、變形金剛等等各式模型,覺得頗有意思。

2017-05-06 13.04.31

來到幾米公園,第一眼就看見幾個人揹著台灣跑者的正字標記「紅色衣保袋」,袋子上還留著Women Run TPE的衣保卡,讓人感覺格外親切。一問之下,果然不錯,他們也是來參加明天的奧林匹克路跑,剛抵達宜蘭火車站,就先來幾米公園逛逛~果然不來幾米公園朝聖,就等於沒來過宜蘭。

這裡原本是鐵路局舊宿舍,後來整修成一個廣場,雖然仍帶有一些灰色系,但也注入了不少夢幻童趣的風格。廣場有鞦韆和迷你跑道,感覺像是個小學操場,讓小孩子也能玩得不亦樂乎~當然最顯眼的還是散布各處大大小小的行李箱、背包、手提包,身為旅人對這些總是特別有感覺。

還有向左走先生和向右走小姐,身為從先生變成小姐從此不再相會的我,當然兩個都要一起入鏡囉!雖然沒看過電影,但當時很迷燕姿,所以這時耳邊想起了《遇見》的旋律:

陰天 傍晚 車窗外 未來有一個人在等待
向左 向右 向前看 愛要拐幾個彎才來…

這個slideshow需要JavaScript。

其實幾米的繪本我都沒仔細看過,也不是特別迷,只是一直很喜歡這種插畫風格。2D的插畫做成3D的立體雕塑,不管怎麼做總是有不同的感覺,但如果做成平面漫畫背包那樣,恐怕又太沒真實感了。平面的插畫風格配上部分立體化的場景,給人一種微妙的感覺,看到很多遊客擺出各種姿勢融入畫面拍照,滿有意思的,我自己當然也要玩一下囉~

「妳怎麼都沒看鏡頭」「我就故意不看的啊」

幾米廣場旁一幢舊建築吸引了我的目光,目前上面已經長滿藤蔓,看起來應該是台鐵宿舍的一部分吧?如果改建成咖啡館或文創商店,想必應該能吸引更多遊客。

逛完了幾米公園,決定下一個景點往積木博物館去!看地圖位於宜蘭市區以外比較遠的地方,有2.7公里遠,但我對宜蘭市的公車不熟,天氣陰涼不熱就打算用走路的過去~半個小時的步程,抵達時應該還有充裕的時間可以參觀。


就在這時候也想到Nike的Breaking 2正是在今天舉行,於是邊走邊看轉播,這場運動科學家精銳盡出的馬拉松破2計畫,到底能不能成功呢?身邊不少跑者都跟我一樣相當期待,雖然我們這一輩子大概沒辦法親身體驗全馬破2的滋味,但看著人類不斷利用科技和努力突破自己的極限,也是滿有感觸的。

參加Breaking 2計畫的三位選手之中,由Eliud Kipchoge脫穎而出,最後以2:00:25的成績完成全馬,雖然破二失敗,而且因為並非公開競賽、又有全程補給車和配速車,不符合國際田徑協會的規定,無法列入正式馬拉松紀錄,但依然將人類馬拉松的最佳成績推進了兩分多鐘之多。失望之餘依然相當感動,也讓大家相信在我們有生之年,應該看得到人類在正式的馬拉松競賽當中破二。就是有這麼多「不相信極限」的人們在各方面發展著,不僅間接激勵著我們,更直接正面影響了我們的生活~

2017-05-06 06.00.28


不久就看到路旁的「幸福轉運站」特別顯眼,同樣也是幾米風格,是由舊台汽客運站改建而成。室外有大象溜滑梯與長頸鹿瞭望台,而室內有紀念品販賣區跟遊樂園,遊樂園要收門票我就沒進去了,隨便晃了一圈之後繼續往積木博物館前進~

沿著中山路走著走著,也經過了明天路跑的會場–宜蘭運動公園周邊,也看到路旁標示路跑活動請車輛改道通行的指標。我想我就不必繞進去場勘了,反正路線都是平路,也沒什麼特別複雜或需要做功課的地方。

抵達宜蘭縣政府旁邊的積木博物館,還沒進入館內,就看到外面的積木乳牛在吃草,而且連門牌和春聯都是用積木拼成,感覺早已進入一個不同解析度的世界。

大概因為時間已經接近閉館,加上天氣不好,雖然館內有總量管制,倒也沒有太長的排隊人潮,花了200塊買門票之後,沒幾分鐘就入場了。裡面跟我想像一樣,就是一大堆用樂高積木拼成的藝術作品、立體物件模型和2D平面畫作。

樂高是我小時候最愛玩的玩具之一,源自丹麥,最初是使用木頭製成,後來改用塑膠製作。當初樂高積木的廣告,是強調男孩女孩都可以玩,可是近年來因為行銷之故,積木的廣告又開始帶有性別分隔,有心理學家認為這是現代女性工程師越來越少的原因。我天生空間感很差,想想假如小時候沒有玩積木,或許現在念理工也沒辦法念得那麼順利吧!

也看到許多名畫名作改用積木拼成的版本,像是蒙娜麗莎的微笑、清明上河圖,都是嘔心瀝血的傑作,如果走馬看花一下子看完就太可惜了,所以館內特地安排了許多導覽人員,介紹我們認識積木的種種,並在題目紙上選出正確答案,全部闖關完成後可以到最後的體驗區做活動。

整個博物館內外都沒看到任何明顯的「LEGO」標誌,原來樂高積木當初的設計專利已經過期了,所以現在大家都可以生產構造完全相同的積木。除了傳統的積木之外,更有用來製作更精細物件的縮小版積木,和尺寸較大的夜光積木。

館內大多是二次創作,很能帶給遊客熟悉的感覺,不過也有一面應用積木特性的創作,乍看之下是平面的圖畫,但根據導覽表示不同角度看起來有不同的效果,可是我看了半天卻看不出個所以然,大概是個抽象畫的概念吧!總之我覺得如果增加更多這一類作品,或者將積木與光影結合,或許整體上會更吸引人。

2017-05-06 15.18.13

參觀動線出來之後是實作體驗區,我覺得是設計給很小的小孩子玩的,感覺沒什麼創意跟挑戰性,當天其實很多大人,有些帶小孩、有些自己去,看到鑰匙圈竟然只是鎖上一塊事先打好洞的積木就完成,大概會覺得三條線吧…

拿抵用券買了一瓶果汁喝,就離開這個商業氣息很重的博物館,結束今天的行程。總共走了超過十公里的路,有點超出預期,勢必影響明天路跑的表現,但這次本來就是來輕鬆跑的,所以並不擔心。晚上沒有排行程,早早吃飽之後就回旅館休息。


週日的第一個行程,自然是奧林匹克路跑了。這一陣子因為有點身心俱疲,加上自從跑完雙溪櫻花馬之後,一直有點PFPS(跑者膝)的症狀,雖不是特別不舒服,但也決定把里程降低一陣子,一邊利用物理治療慢慢調整。月跑量雖然不足200公里,但我知道對一場原本就沒打算竭盡全力的半馬而言,依然是相當足夠的,所以這天我一點也不緊張,順順跑就好,就算沒破二也無所謂!

特地選在19號客棧住宿,除了Airbnb評價高、環境看起來乾淨整潔之外,主要也是地點恰好位於宜蘭市區和運動公園中間,不論去車站搭車還是往路跑會場都相當方便。一如往常凌晨四點多吃飽,五點左右出門,沿著寂靜的住宅區街道前往運動公園。主會場位於運動公園內的體育場中,遠遠就能看到燈火通明,也有不少揹著衣保袋的跑者開始聚集。

2017-05-07 04.27.57

這是我第一次參加會場在體育場裡的路跑,一踏入會場彷彿自己是「選手」而不是「跑者」,感覺與辦在公園、學校、停車場、或者旅遊景點的路跑很不一樣。聽Mandy說高雄馬是在世運主場館舉行,規模更為盛大,很有臨場感,加上去年高雄馬氣溫涼冷宜人,很多人大破PB,我因為賽事規劃的關係沒跑到真的很可惜啊!

2017-05-07 04.52.53

利用體育場當作會場還有幾個好處,一來會場範圍一目瞭然,所有活動都不出這400公尺操場的範圍,二來還有現成的司令台可以用,不必另外搭建。倒是我找了半天找不到寄物處,看了會場配置圖、問了服務人員,依然霧煞煞…後來才發現寄物處的標示做得特別大,掛在上面的看台處,而不像其他服務的標示都掛在「比較正常」的地方–看台最底下。主辦單位可能是怕人找不到才特地把寄物處的標示放在不統一的地方,但個人覺得反而弄巧成拙,畢竟看台距離底下的空間太遠,大多數人要在腦袋裡轉好幾個彎才能連結。

因為很早抵達會場,別上號碼布、抹上防曬乳,上完廁所準備完成後,還有一些時間,就在會場到處晃晃。奧林匹克路跑是台灣歷史最悠久的路跑活動,今年已經是連續第30年舉辦了;想想路跑活動在台灣流行不到十年,奧委會能在這麼早就開始舉辦全民路跑活動,當時的參賽人數想必不多,能夠堅持舉辦實在相當不容易。今年也因為三十周年而在會場簡單做了一些展示。

2017-05-07 04.43.59

奧林匹克路跑最特別之處,就是紀念衣有五種顏色,是奧運五環的配色:紅、黃(實際比較接近橘黃色)、綠、藍、黑,隨機出貨不挑色,所以拆開物資是個驚喜,而我拿到的是黑色,雖然與個人風格不太符合,但質料相當精緻,我就算路跑不穿,平時室內健身時也會穿。所以熱身時看到滿場的人潮五顏六色的,令人眼花撩亂,與一般路跑通常十之八九都是相同顏色的紀念衣,如果紀念衣是綠色,則全場只見萬綠叢中幾點紅的景象大不相同。


熱身時感覺全身肌肉有點緊繃,顯然昨天雖然未跑步或做劇烈運動,走了一整天的路還是會疲勞。就順順跑吧!熱身完畢後跟著大家的腳步,移動到體育場外面位於馬路上的起跑點,不久就鳴槍出發了。

今天天氣跟昨天一樣,雖然陰陰的沒有太陽,氣溫也不超過25度,但濕度相當高,起跑不久就滿身大汗,但汗水又蒸發不掉,悶在身上很不舒服。用5:20左右的配速維持了兩公里之後,就發現可能太快了,這種速度我的身體恐怕沒辦法散熱,於是決定慢慢降速,到了第八公里,降到5:30左右才稍微覺得舒服點。

路線經過了看起來還一片荒蕪的宜蘭科學園區,緊接著來到宜蘭縣政府所在的縣政中心園區。小山丘和公園綠地之中,散落著縣政府閩南式的建築群和現代化的住宅建築,令人心曠神怡,稍稍忘卻了悶濕不堪的天氣。如果是秋高氣爽、藍天白雲之時,跑步經過這邊想必更是舒適。

離開縣政中心,又經過了零星的住宅區之後,路線一個右轉沿著蘭陽溪左岸往上游方向而去。首先經過「浮洲橋」,大多數人聽到這個名字,第一個想到的應該是板橋名氣響亮的浮洲橋吧!而宜蘭浮洲橋是跨越蘭陽溪的支流浮洲溪,所以叫做浮洲橋也無可厚非。(中壢還有一座「福州橋」喔) 我喜歡研究地名的由來,對巧合造成的相同地名感到相當有趣,這讓我想到新竹和台中都有東大路,只是新竹東大路以位於舊城區的東邊而得名、台中東大路以東海大學而得名。

根據簡章上的路線圖,奧林匹克路跑大約每2.5公里有一個補給站,實際跑的感覺又更密集了,大概因為去程和回程是同一條路,去回程的水站錯開,但兩邊都機動性服務雙向的跑者的關係吧!聽說去年奧林匹克路跑在板橋舉辦,天氣非常炎熱,今年主辦單位就特地把水站設得更密集,不僅海綿站也相當充足,路邊還派出了灑水車幫跑者降溫。雖然不是大太陽的天氣,但感覺很多跑者都像我一樣,被這接近100%的濕度給悶壞了,所以每個水站都門庭若市。

我因為天氣之故跑5:30依然稱不上「輕鬆跑」,反而覺得有一點痛苦,就算站站補充水分和降溫依然如此。跑了五六公里,發覺身邊有一個女跑者,速度跟我差不多也相當穩定,不過看來也跑得有點咬牙切齒。不久她似乎也發現我了,我們沒說什麼就自動依照彼此的速度互相配速,保持在幾步之內的距離。我並沒有立刻超越她的慾望,畢竟今天不是為了得名而來,不過跑到九公里左右,她似乎就自己減速跟丟了。

路線一直沿著河岸跑,說沒有坡度是騙人的,要不然蘭陽溪根本不會流。所以一路上都是緩緩的上坡,雖然跑的當下或許沒感覺,但每一公里都比平路的一公里更消耗體力,越接近折返點,感覺跑起來明顯越吃力。或許是緩上坡對體力的消磨造成,也或許是坡度真的變陡了–賽後把路線圖和地形圖互相對照,發現折返點已經相當接近北側的雪山山脈邊緣,所以河床坡度變陡也是很合理的。

手錶上的里程才10.3公里,就抵達折返點,印象中這場半馬距離是經過AIMS認證的啊?難道回程會走不同的路線?總之跑就對了,寧願相信這是GPS的誤差。折返後的一瞬間,感覺很明顯比折返前好跑多了,應該真的是坡度造成的影響。但只跑了八百公尺5:20內的配速,身體再度不敵悶熱,只能減速。這裡碰到了小小的撞牆期,並不是因為太喘或肌肉痠痛,而是一種全身不舒服的痛苦感。

說實在的,我已經好一陣子跑5:30還這麼不舒服過了,大概是昨天走太多路、加上今天身體散熱不良造成的吧!撐著撐著,倒也很快就回到了浮洲橋,表示剩下三公里的路。半馬最迷人的地方,就是就算你以前從沒跑過21公里,把里程切一切就會發現很快就到了,所以需要的意志力遠遠不及全馬,但又不至於完全沒有成就感。

最後幾公里了,要衝嗎?既然不是要拚成績的,衝刺這個選項似乎就沒那麼吸引人,但至少前面5:30的配速雖然算不上輕鬆愜意,倒也沒跑到筋疲力竭。所以就慢慢加速吧!

2048_D876E4FE-2016-E540-0725-230EC8995EB8

大概是大家都去拍Wings for Life了,奧林匹克路跑的攝影師少得可憐,前半場沒看到半個,直到折返後才在浮洲橋上看到第一位,但他似乎沒拍到我。之後賽道上的攝影師,就只有19公里多的縣政園區,我這次沒打算扮裝,就隨便把上個月Women Run TPE的背心拿來穿,所以至少也比個可愛動作才吸引得到攝影師–發現這個策略非常成功,被攝影師連拍了34張~

沿著原路回到運動公園外圍,氣氛高漲還是讓我不知不覺加速衝刺。跟我想的一樣,最後跑進了體育場裡,終點拱門就設在司令台前的跑道上。遠遠看到碼表上的時間不斷往1:55逼近,賽前不設目標的我還是破二了!對我而言這麼悶的天氣,加上略帶疲勞的身軀,還能跑出跟童話馬差不多的成績,已經相當滿意;顯然我應該沒有退步,但隨著時序進入初夏,打算降跑量休養一陣子了。

手錶上的里程不足21公里,停在20.98,但這場是台灣少數有AIMS認證賽道,表示距離經過正式丈量,所以應該是GPS的誤差了,誤差不到1%其實也還滿合理的。

2017-05-07 07.32.31-1

很快拿到了完賽證明,分組第四名其實比我預期還後面,畢竟很多半馬女子分組第四名往往就超過兩個小時,顯然奧林匹克路跑因為名氣大、賽道有認證,又平緩好跑,所以吸引很多高手來參加。但比較引起我注意的倒是證書上都以英文書寫。最頂上就是奧運五環標誌和International Olympic Committee(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下面還有「中華台北」跟奧委會主席的蓋章式簽名。

表示這場路跑是由奧委會主辦的,對我來說雖然沒有破PB,依然有相當重要的意義,因為奧委會去年秉持公平和性別認同的原則,率先把跨性別參賽標準改為以自我性別認同加上賀爾蒙為準,取消證件性別和手術的要求。也就是說,我跑過這麼多場路跑,這是第一場我依照主辦單位正式標準「應該參加女子組」的比賽,其他路跑不是沒有體育單位指導,就是缺乏跨性別者參賽標準的條文,所以我要參加什麼組別,完全是自由心證的灰色地帶。當然實務上而言,只要沒有受到質疑或檢舉,我也不需要驗血驗尿或拿出什麼醫療證明。

…當然還是希望奧林匹克路跑有全馬,這樣我就能拿來跑3:35的BQ,參加波士頓馬拉松啦,但似乎一直都只有半馬。所以現階段我要以女性標準達標波馬,還是得往海外跑,尤其是歐美對LGBT較開放的地方,當地的路跑協會也認同奧委會標準、甚至更放寬的。

2017-05-07 07.39.39-1

完賽獎牌是聖火造型,上面有大大的30代表三十周年,「榮耀三十、從心出發」字體的刻製相當精細,而掛帶是彩虹色系(奧運五環配色?),算是路跑獎牌當中比較有特色的。

領取物資的動線相當順暢,但就是物資有點太多、用來裝物資的袋子不夠大,最後只能大包小包用手拎著,等到寄物區拿回衣保袋才能把雙手空出來。雙手一攤,國際奧委會指導的路跑,應該能夠辦得盡善盡美,但一給往往不拘小節的台灣人辦事,細節上就變得不細膩了–完賽物資要送什麼,應該賽前一陣子就很清楚,所以總材積應該相當容易計算,也知道要配多大的袋子才裝得下。

等了不久就輪到我這組領獎,第一次站在這麼高的台上領獎,還是我一直不敢說自己擅長的運動方面,總是覺得有那麼一點不真實。不過熟能生巧,得名的跑者除了少數可能真的很有天分,大多數不都是練出來的嗎?頒獎人一一詢問每個得獎者的家鄉,然後廣播給大家知道,這應該是來自全運會的習慣吧(有錯請指正),讓人感覺格外親切。我四海為家,要說我是台北、桃園、新竹、高雄、美國休士頓、波士頓人都不算錯,就以現在居住的台中市為主囉~

2017-05-07 08.08.05

2017-05-07 08.24.38

在頒獎台上領完獎座之後,隨即到旁邊的看台階梯上領取獎品。結果獎品被弄得亂七八糟,工作人員找了半天還找不到我的…後來詢問大會人員,才知道除了第一名以外,其他名次的獎品都一樣,所以不必依照袋子上寫的名次來給。這又顯現出台灣路跑的另一個問題:志工品質參差不齊,有時候人一多手忙腳亂就不依照SOP做事,主辦單位往往覺得志工隨便請、賽前跟他們講一下要去哪裡幫忙就好,卻沒有花足夠的心思在訓練和溝通上,不知道志工是真正面對面服務跑者的門面,所以更應該下功夫確保他們能夠提供品質穩定又良好的服務。


我前陣子開了一個群組讓我的跑步粉絲加入共同交流,也透過群組在路跑活動與跑友相約,也因此這場路跑最期待的並不是成績或完賽禮,而是與兩個跑步好姐妹相見歡。首先遇到的是宜蘭的新手美甲師律瑩,我等候頒獎時在會場晃著晃著,就在司令台底下碰到她了。看她清純甜美的臉龐,很難想像已經是一個孩子的媽,她為了擺脫產後的體態改變而開始跑步和健身,現在不僅身材相當精實,六公里內的短距離跑步更有驚人的爆發力,可以跑到四分尾,甚至比我還快一點。但長距離耐力練得不夠多,所以半馬還沒破二,而且初半馬之後一直未破PB卡關很久。後來慢慢開始練長距離,聽她說是受到我的激勵,心裡滿欣慰的~

2017-05-07 08.35.53

我們在會場晃了一圈,想到另一位好姐妹安安不知道跑完了沒。她來自高雄,除了跑步之外主要是跳舞,也是學校國標舞社的成員,而且她跟我一樣吃素,在高雄的一家素食餐廳當服務生。想到我以前也有一陣子是個舞者,雖然我主要跳現代舞,而且一直不怎麼會跳,半桶水響叮噹,但想到我們有這麼多共同點,還是覺得格外親切~後來得知她跑半馬跑到後面腳不舒服,完賽之後就到醫護室冰敷了,過了好一陣子才出來。安安的特色就是扮裝參加路跑,這次穿著女學生的水手服,所以儘管以前沒碰過面,她一出來我就認得了,她真的好可愛好可愛喔 >//////<我們也一樣抱了一個~

2017-05-07 08.52.50

看到安安走路一拐一拐的,我就牽著她慢慢走到了運動場另一邊的成績列印區,也在中途的拍照牆幫她拍照留念。我們一邊走著,她對我說「妳好勇敢喔!」–身為一個跨性別女生,這句話我聽很多了,也不會覺得膩,因為:「不勇敢又能怎麼辦呢?」我這樣回答她。每個受到壓迫的少數族群的一分子,都面臨這樣的問題,現實社會逼著我們要比其他優勢族群、大家覺得「正常」的人更勇敢,否則很難跟他們擁有相同的生存權,這實在是很悲哀的一件事啊…

2017-05-07 04.25.44

最後我們三個也不忘合照一張,很開心透過奧林匹克路跑,認識了兩個新朋友。路跑讓我感受到四海之內皆姐妹,原來喜歡跑步的女生這麼多,我們來自不同的地方、有著不同的職業,但一樣都是甜美可愛的女生,也因為同樣喜歡路跑而相聚。

或許我會喜歡上路跑,並不全是因為維持體能或超越自我,而是藉由路跑搭起橋樑,讓我開始享受旅行和旅途上不期而遇的樂趣。對我而言,旅行最有趣的不是欣賞風景或參觀名勝古蹟,而是旅途中與人的邂逅。很開心透過奧林匹克路跑的機會,不僅讓我有了深度遊歷宜蘭市的機會,也結識了熱心的背包客棧主人和兩個可愛的跑步女孩。雖然我享受孤獨,這也是為什麼我幾乎總是一個人旅行,但人畢竟是群居動物,心底總是渴望著與「人」交往的。不一定要交心很深,只要能夠一起分享相同的興趣,也能互相認同和支持,這樣對我而言就很溫暖了~

下一場旅行,跟下一場路跑一樣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