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 , , , , , , ,

一直對天文觀測和攝影有不小的興趣,以前研究所時代觀測過幾顆彗星,也藉此機會學習了疊圖的技巧。只是自從有了正式工作後,玩攝影的時間有減無增,再加上照相手機的方便,單眼相機長年都躺在防潮箱裡,久久才拿出一次。這次就透過C/2020 F3 (NEOWISE)彗星來訪的時刻,再重溫一下當年熱血拍彗星的時光吧!

不厭其煩地疊了三次圖,修了三次圖

C/2020 F3是由NASA的廣域紅外線巡天探測衛星(Wide-field Infrared Survey Explorer, WISE)的近地天體延伸任務(Near-Earth Object WISE, NEOWISE)發現的彗星之一,就以任務名稱為名,類似於ISON彗星與PanSTARRS彗星,因此叫NEOWISE的彗星其實有很多顆、而且會不斷增加。不過近期(2020年7月)最受矚目的,就是這顆C/2020 F3 (NEOWISE)囉。七月初彗星在接近太陽的同時突破三等星,是北半球從1997海爾-波普彗星以來最亮的彗星,可是這段期間彗星的視角非常接近太陽,只能在凌晨四點多的晴朗天空短暫觀測幾分鐘。

前陣子忙到差點忘記它的存在,也因此錯過了日出前的觀測窗口,只在7/13晨跑的時候嘗試用手機拍攝,可惜當天凌晨雲量過多而槓龜。幸好NEOWISE七月下旬會繞到太陽的東側,儘管亮度逐漸降低,依然能很方便地在傍晚日落後觀測。

對照了手機的「Star Walk 2」app,7/17起傍晚應該就有足夠的觀測時間了,月相也相當配合;而彗星在黃昏的方位約為正西北方,因此台南七股以北的整條西部海岸,都能在不受陸上都市燈光影響的情況觀測。考慮交通難易度,決定前往高美濕地。儘管下午上班時西方天空非常晴朗,但下班後在前往高美濕地的車上,就發現西北方向有一大片低雲,雲頂仰角約有10度。對照氣象局的衛星雲圖,應該與福建沿海丘陵地的午後熱對流有關,只能希望日落之後能逐漸消散囉…

日落時分的高美濕地。討厭的低雲…

約18:30抵達,這時低雲依然陰魂不散,先趁光線足夠時把鏡頭對焦完成吧!這次攜帶的裝備是Canon 7D Mark II + 135mm F/2L,事後才覺得稍稍後悔沒有攜帶較廣角的鏡頭,把地景一併納入啊。既然如此,倒也就不必精心挑選拍攝點,隨便在風車大道的景觀橋頭選一塊地,就把腳架放下;日落到天文暮光的這段時間,就一邊聽音樂打發。也發現剛剛在我旁邊拍夕陽的攝影師,隨著天色逐漸變暗,依然不願離去,鏡頭仍指著西北方,甚至還拿出雙筒望遠鏡來,攀談之下果然也是來拍彗星的。他來自新北市,今天下班後一路被低雲追著南下,直到高美濕地發覺時間差不多了,不得不停下來開始拍攝。

西方的木星第一個出來,接著其他星星逐一顯現,19:30左右北斗七星也出現,儘管其中唯一的三等星天權依然不太清楚,但至少可以用來定位了。將玉衡天璇連線,往下延伸約一倍多一點,就能看到上台一(大熊座ι星)和上台二(大熊座κ星)兩顆星成對。在中國古代的太微垣,有「三台」這個星官,是由上台、中台、下台三組兩兩成對的星組成,在西方則代表大熊座的前腳和後腳。而NEOWISE彗星就位於上台的下方偏右,位於天貓座(Lynx)。拍了兩張就拍到了,這時旁邊的新朋友也幾乎同時發出驚呼聲!

無庸置疑NEOWISE彗星是我目前拍攝過最亮最明顯的彗星,不僅在相機預視畫面中的彗尾就很長很明顯,用眼睛透過觀景窗也看得很清楚,甚至直接用肉眼朝鏡頭的方向也能隱約看見。對比那時還要在畫面裡找半天的C/2014 Q2 (Lovejoy)簡直天壤之別,讓我反而開始擔心疊圖之後彗尾會爆框了。只是在仍有不少光害的高美濕地,若不是先用相機鏡頭找到,還真的沒辦法一眼就看出彗星在哪裡,所以或許還稱不上是「大」彗星吧!

相機觀景窗中的彗星(放大)

由於是固定攝影,曝光時間過長會讓天體拉線,首先很保守地用3.2秒快門拍攝,後來才發現因為彗星距離天球北極近,其實可以拉長到8秒都還算清楚。但也因此錯過了觀測時段的前15分鐘左右,從19:49才開始使用較佳的曝光設定。拍到20:05左右,彗星已經很明顯受接近地平線的大氣消光,再過三分鐘就被低雲遮住了,該慶幸低雲比起日落時分已降低不少,否則觀測窗口還要更短呢。

「收工啦!」

一邊隨手拍拍其他的興趣天體,如開陽雙星、木星、土星等等,一邊與新朋友聊天。他原本打算拍攝彗星落入海平面的畫面,但也因為低雲而無緣。也無意間發現iPhone 11的夜拍功能很強大,使用腳架稍微固定之後就能拍到清楚的天蠍座,也難怪最近看到不少人用手機就拍到NEOWISE彗星的。當然,手機的鏡頭多半為廣角鏡,拍出的彗星再亮再清楚依然小小一顆。配合地景不錯,但彗星本身的細節就不足了。

唉鳳版的天蠍座。

回家才發現忘了順便拍暗場,真的是太久沒玩天文攝影啦!隔天早上準備疊圖時才想到,趕緊補拍暗場、偏壓各10張;至於平場就省了,畢竟我已經打算直接用Photoshop把raw檔轉成16位元的TIFF檔再拿去餵DeepSkyStacker,以我最近的經驗,套用鏡頭校正參數後,就能有效消除暗角(vignetting)。

或許是這次攜帶的腳架承重力比較低,不少照片拍出來都有晃動現象,該慶幸昨晚高美濕地的風勢以台中海線的標準並不算大,否則可能沒幾張可以疊!不過最討厭的應該還是天空背景、FWHM皆偏高,而且越晚彗星越低就越嚴重。這是拍攝接近地平線的天體最大的挑戰,因為仰角越低,穿透的大氣層越厚,散射光與擾動就越高,自然也讓背景亮度提高、星點也趨於肥大。

因為拍攝張數不多,就不厭其煩把每一張照片的彗星都手動點選出來;最後使用對齊彗星模式分別取10張、24張、33張來疊圖,並在Photoshop套用不同的後製。其實拍攝當天晚上回家後就試著把單張拉曲線,彗尾就很長很明顯,因此儘管疊合的張數不多,依然頗為壯觀!也果然跟我想的一樣差點爆框(其實已爆框)。濃密的塵埃尾(dust tail)與稍微掃出扇形的離子尾(ion tail)都清晰可見,甚至塵埃尾之中也看得出少許細節。而疊合24張就看得出星點相對於彗星拉線,可見NEOWISE彗星距離近日點依然不遠,在天球上的移動速率可觀。

10張版的NEOWISE彗星
24張版的NEOWISE彗星
33張版的NEOWISE彗星

…所以真的是彗星厲害不是我厲害啊。讓我真心懷念起以前在美國波士頓觀測的幾顆彗星,都是在氣溫低於10°C甚至零下的環境,熱噪真的少很多啊!再加上當時比較有閒,動輒疊個幾百張,連低於6等星肉眼完全不可見的彗星都拍得到。只能祈求疫情能早日緩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