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 , , , , , , , ,

先前劍橋合唱團要去樸次茅斯(Portsmouth)之前,我就一直說這地方可以騎腳踏車(或是搭乘大眾運輸加上腳踏車)去,但那時候因為晚上有事要趕回學校,就沒有真的騎車去。但畢竟波士頓的夏天也到了,也是騎腳踏車遊覽的季節。新英格蘭地區什麼地方都小小的擠在一起,開車兩個小時之內,就可抵達許多景點,腳踏車當然也不例外。我平時夏天週末如果天氣良好,就會騎腳踏車運動,但距離上次通勤或買菜之外的騎車,已經是超過半年前,於是就決定在劍橋合唱團公演後的那個週末,以騎腳踏車重回樸次茅斯,當作這個單車季節的開始啦!

GPS記錄路線套上Google地圖,照海拔高度分色(低於海平面部份乃GPS誤差)

經過一些網路資料搜尋,發現先前在樸次茅斯半日遊一文底寫到關於搭火車加單車的路線是不太正確的,我非常失望地發現Amtrak的Downeaster線,雖然開放在車上置放腳踏車,但不是每個站都可以上下腳踏車,只有波士頓北站(Boston North Station)、緬因州的韋爾斯(Wells)以及波特蘭(Portland)這三站開放腳踏車上下車,而且腳踏車要另外買美金5元的票,每班火車至多可放8輛腳踏車。只能說美國火車+單車旅遊的風潮還不是非常流行,大多數人還是用四輪加兩輪的方式,開車載腳踏車到景點去騎;雖然有腳踏車上火車的政策,但也落實得不夠徹底。不過至少腳踏車可以直接牽上車不用拆掉或裝箱,聊勝於無,加上韋爾斯離樸次茅斯其實也不算太遠…就決定這樣成行了。

Boston-Wells電子車票

此行決定搭週末最早的691車次Downeaster,8:50從波士頓北站出發、在Wells下車,並騎腳踏車到Portsmouth午餐,然後繼續往南騎回麻州的紐伯里波特(Newburyport),搭通勤火車(commuter rail)回波士頓北站。這也是我第一次踏上緬因州,但這次騎行打算以運動為主、沿途賞景為輔,完全不在任何景點停留遊覽,除非有更長的假期可以讓我慢慢背包旅行,對爆肝研究的我來說,當然是不太可能的事情,除非有什麼大進展讓老闆非常開心…

波士頓北站Downeaster標誌

週日一大早八點,就騎車到波士頓北站(Boston North Station)等車,從我劍橋的住處騎車到北站只要十分鐘出頭,但怕中途出什麼差錯例如忘了帶東西,或者在車站還要check-in之類,還是打算早點出發要緊。波士頓是新英格蘭最大的城市,也是交通樞紐之一,有兩個鐵路總站:北站(North Station)跟南站(South Station),兩站之間卻沒有直線鐵路相連。兩個總站裡的鐵軌配線都是海灣式的,也就是火車直接開到底跟站體延伸出來的月台親嘴,如果要從北站開到南站(或反過來)是可行的,但火車要倒退開出北站後,沿著一條迂迴的路線,先往西行駛、切過麻省理工學院中間,在比市區更上游許多的大交叉鐵路大橋(Grand Junction Railroad Bridge)跨過查爾斯河(Charles River),然後往東開回市區才能抵達南站。更諷刺的是,波士頓大眾運輸與捷運系統發達,北站和南站之間卻沒有捷運直線相通,北站在橘線(Orange Line)跟綠線(Green Line)而南站在紅線(Red Line)上,直線距離只有1.5公里的兩站,搭捷運居然還要轉車。行李多的人大概寧願捨捷運搭計程車吧…

要如何分辨哪些火車在北站發、哪些在南站發,非常簡單,一般而言往北的路線就在北站、往南的就在南站。這兩站除了國鐵Amtrak外,也是麻州海灣大眾運輸局(MBTA)的通勤鐵路的總站。通勤鐵路顧名思義,主要是給上班上學的人搭乘的,路線從波士頓放射狀出12條主線、總共17條路線,終點在開車約一個小時距離的較大城鎮,平日約一小時一班、週末約兩到三小時一班,除了很小的招呼站外每站都停,有點像台灣的電聯車。不同於電聯車的是這些火車都是柴電動力,而且票價是像台灣許多市區公車一樣分段計費的,從波士頓市區往最郊區分為十區,根據跨越的區數來決定票價。而Amtrak絕大部分的火車,都在南站發車(因為波士頓在美國北邊),連往西走、開往芝加哥的Lake Shore Limited也是,只有往緬因州波特蘭的Downeaster在北站發車。我這天正要往緬因州去,所以完全不用擔心搞錯。

談了這麼多波士頓火車總站,該回來講講我這天的行程了…首先到櫃台詢問我是否需要check-in,得到的答覆是不用,站務員看到我手上有車票了,就請我等火車來直接把腳踏車拉上車即可。

北站同時也是TD Garden球場

波士頓北站一個特別之處,在於站體與TD Garden球場是一體的,後者是NBA波士頓賽爾提克(Celtics)與NHL波士頓棕熊隊(Bruins)的主場地點,觀眾席有將近兩萬座位,也可用來辦演唱會。我來波士頓近三年了,卻還沒在這看過一場球賽…

北站的最近列車資訊(PIDS)電子看板

可看出北站大部分的車都是MBTA的通勤火車,少少幾班國鐵的車,都是往波特蘭的。根據我在此搭火車的經驗,火車發車都很準時,也很少大誤點,頂多五分鐘左右。倒是每班車的月台,總要到發車前十幾分鐘才會顯示出來,一顯示出來就會看到大批等車的旅客往那個月台聚集過去。像台鐵一樣一個小時之前月台上就開始聚集人潮的情形,在波士頓的兩大總站是不會看到的。

Downeaster車頭

Downeaster車頭側面

車廂內部的LED跑馬燈,本以為會顯示站名,但似乎只用來顯示出口及洗手間的方向…

美國的火車內部座位配置都滿寬敞,像國鐵這種火車會分經濟艙和商務艙,但只要經濟艙就有足夠的空間,不像公車上或飛機裡那樣的狹窄,車廂末端也有充足的空間放置輪椅、腳踏車、滑雪板、吉他、高爾夫球袋等比較大的行李。這天車上有兩台腳踏車,後來得知另一台腳踏車也是去韋爾斯的。

美國地大物博,除了市郊區之外,車站與車站的距離相當遠,也造成了火車雖然站站停(美國火車幾乎都站站停,沒有普通、急行和特急的分別,紐約捷運是個例外),但比起電聯車或捷運,比較像是搭莒光號的感覺,速度也差不多。

火車跨越梅里馬克河(Merrimack River)

黑弗里爾(Haverhill)站

黑弗里爾是工業重鎮。

一開始的路線與通勤鐵路的洛厄爾(Lowell)線和黑弗里爾(Haverhill)線共用鐵路,因此也經過了不少通勤鐵路車站,但由於這些車站已有通勤鐵路停靠,故Downeaster出了波士頓的第一站,是到黑弗里爾才有國鐵車站停靠。

新罕布夏州艾克希特(Exeter)站

新罕布夏州艾克希特(Exeter)站,月台上直接噴漆寫上乘車方向。此月台往波特蘭。

這應該是艾克希特河(Exeter River)

新罕布夏州德罕(Durham)站

因為德罕(Durham)是個大學城,車站也就位於新罕布夏大學(University of New Hampshire)的校園裡。這站的旅客應該以學生為多,但竟然沒有提供腳踏車上下火車,是我覺得最不合理的地方,其他車站不開放腳踏車也就算了…加上這一站離著名海港與觀光景點樸次茅斯非常接近,若開放腳踏車,對學生和旅遊業應該都有正面的幫助。

新罕布夏州多佛(Dover)站

新罕布夏州的海線不長,但就有艾克希特、德罕、多佛三座車站,後兩站距離更只有十公里。過了新罕布夏,再往北就是緬因州了,第一站就是我下車的地點韋爾斯(Wells)車站。火車10:36準時到站,139km的路花了近兩小時來跑。站務員因為事先得知這裡有腳踏車下車,還拿了渡板出來讓腳踏車過,但實際上並不需要,因為車廂的入口跟月台一樣高。

緬因州韋爾斯(Wells)站

緬因州韋爾斯(Wells)站房

回望火車車廂

這天天氣晴朗溫暖,而且是典型新英格蘭的初夏天氣,溫暖但不熱,適合戶外活動。我這個人愛挑剔,要說這天氣有何不好,就是要擦防晒油,尤其我要在外面騎車一整個白天的話…而且天空太乾淨了沒什麼雲,拍照起來過於單調,無法與地面景色輝映。

美國國道1號交叉口

一開始的路線是從車站抄捷徑前往大致沿著海岸線走的美國國道1號。一路下坡,因為車站在離海岸仍有一段距離的台地上。美國的公路系統與台灣不同,主要公路有州際公路(Interstate)、國道、州道,但只有州際公路一定是高速公路,其他層級的公路,可能是平面公路,亦可能是高速公路。美國國道1號北起緬因州肯特堡(Fort Kent),南迄佛羅里達州基韋斯特(又譯西礁,Key West),亦經過華盛頓特區、費城、紐約與波士頓,全長3,825公里,路線大致與東海岸平行。

美國國道1號往南

我這天預計路線大致都在國道1號上,這一段離海相當近,故夏天是消暑聖地,路邊旅館林立。由於這天是週日,天氣又好,許多人前往海邊遊玩避暑,每騎經市區時竟然會塞車,甚至塞到腳踏車在路肩上可以騎得比汽車快許多倍。

韋爾斯往南下一個城鎮–歐根奎特(Ogunquit)路邊的一家旅館

塞車了,這還不是最塞的路段…

如果以為在海邊騎車,路線平緩不會爬坡就錯了,緬因州南部離海岸十公里,有海拔211m的阿加門提可斯山(Mount Agamenticus),雖然不高,但是新英格蘭海岸十公里內最高的山,天氣好時,在山頂據說能看到波士頓的摩天大樓(根據我拿數位地形資料用MATLAB自行寫的程式模擬計算,也的確如此)。國道1號過了歐根奎特,要翻越這座山丘的東稜,是這次行程最長的爬坡道,但鞍部海拔僅58m,稍微用力一點就到最高點了。

鞍部最高點處的旅館與露營區

緬因州海岸在歐根奎特之後還有兩個城鎮:約克(York)與基特里(Kittery),而新罕布夏州的樸次茅斯就隔著皮斯卡塔夸河(Piscataqua River)在基特里的對面。雖然國道1號直直騎,即可抵達基特里,但Google地圖規劃的路線叫我後半段繞小路,雖然不是最短路線,但我想偶爾遠離大馬路在鄉間小路繞繞也不錯,時間也不趕。倒是這小路要左轉,又沒有紅綠燈或停車標誌,路上車流量大、駕駛人又不保持安全車距,讓我等了快十分鐘才有辦法轉進小路…

轉進小路後雖然不必再吸汽車廢氣,但路線比較錯綜複雜,我的GPS是登山用的沒有街道圖資,航點又設得不夠多,於是走錯路兩次,幸好每次都不超過一公里。但由於小路的設計標準沒有國道那麼高,沿著海邊小山丘許多地方坡度極高,還是讓我多消耗了不少精力。

緬因州約克(York)的一座小橋

小橋跨越的約克河(York River)

小橋限重12噸

小路邊一棵像「音叉」形狀的樹

由於小路迂迴起伏大,加上時間已是中午,開始餓肚子了,最後幾公里騎得特別辛苦,是意志力的考驗,我一直告訴自己,一定要在下午一點整之前騎到基特里。

緬因州道103號與236號交叉口,左邊往基特里市區

終於在中午12:40抵達基特里的國道1號橋頭,我在先前的樸次茅斯半日遊一文中有約略提到,國道1號在緬因州和新罕布夏州之間,原有的紀念大橋(Memorial Bridge)因為年久失修有安全問題,已經在今年2月拆除,上游的國道1號替代道路與州際公路95號橋樑都無法通行人與腳踏車,所以腳踏車要過河,必須搭乘每小時一班的接駁車。這也是為什麼上面路線地圖在緬因州和新罕布夏州之間會斷開,因為我在接駁車上把GPS關機了啦~

接駁車站牌與時刻表

接駁車的站牌就在兩邊的原國道1號橋頭,我抵達時已經有另一輛腳踏車在等了。與車主攀談後得知他也跟我一樣從韋爾斯騎來,家住在韋爾斯旁邊一個小城鎮,這天打算到樸次茅斯參觀草莓海岸博物館。我於是也跟他說我此行的目的,是要騎到麻州。

相較於頗具鄉村風情的基特里,河右岸的樸次茅斯規模大很多,週末假日市區街上人潮洶湧。我在「Friendly Toast」餐廳用午餐,這家餐廳在麻州劍橋、MIT旁邊也有一家,偶爾會跟一群同學一起去吃。這家餐廳的特色主要是室內裝潢有許多復古海報、招牌、燈具類,菜色也比一般的美式餐廳有創意。至於兩家分店的菜單是完全相同的。

樸次茅斯的Friendly Toast餐廳

餐廳牆上的標誌

肯德基爺爺?

墨西哥魚卷(fish burrito)和洋蔥圈

我點了一個fish burrito來吃,但說實在的有些失望,感覺只是把一般海鮮餐廳fish & chips的魚肉包進墨西哥卷裡,而且塔塔醬(tartar sauce)跟酪梨醬(guacamole)似乎不是很配,吃起來總覺得怪怪的。但至少吃得飽,原本以為從緬因州騎過來,騎了40km的腳踏車,會飢不擇食、狼吞虎嚥的,結果這份量夠大,吃起來竟然還有點撐。可能也部份因為我在等接駁車時吃了幾片餅乾,加上我又點了一大杯果汁的關係?

吃飽後沒多做休息便匆匆上路,路上也幾乎沒拍什麼照片,因為下午這段路的路線更複雜,而且怕趕不上週末班次極少的通勤火車,晚上宿舍還有活動。(事後發現其實後半段時間非常鬆散,根本沒必要這麼緊張)

從樸次茅斯再往南,我打算騎的路線是新罕布夏州道1A線,這條公路基本上與國道1號平行,但離海岸非常近,幾乎可說是新罕布夏州的濱海公路。後來發現這個決定是錯誤的,雖然看得到蔚藍的海水,但因為這天吹南風,風力又相當強勁,一路逆風騎得相當辛苦。出了樸次茅斯,緊接著來到萊伊(Rye)海岸。新罕布夏的海岸很特別,不像緬因州完全的岩岸或麻州以下以沙岸為主,而是小小的岩石岬角和沙岸交錯排列。

新罕布夏州萊伊(Rye)海岸全景圖

路邊的海鮮餐廳

一路跟著帶著海藻氣味強勁的逆風搏鬥,但也因此,烈日照射下也不覺得悶熱。海邊的州道1A線跟國道1號一樣不時塞車,不塞車時經常可見重型機車車隊呼嘯而過。過了萊伊往南是漢普頓(Hampton),接下來是一座大鐵橋之後的西布魯克(Seabrook),這個地方最出名的除了海岸還有西布魯克核電站(Seabrook Station Nuclear Power Plant)。州道1A線在海岸聚落所在的沙洲上行進,而核電廠在比較內陸的地點,與沙洲隔著一道潟湖,在路上往南騎行時,右方即可看到核電廠反應爐的水泥圓頂,尤其在大鐵橋上看得特別清楚。

轉眼間就回到了麻州,臨海第一個城鎮是索茲伯里(Salisbury)。大家可能覺得奇怪,怎麼很多城鎮發音都不是直接照拼音念出來呢?Haverhill的e和第二個h都不發音,念成「Havrill」;Salisbury的i也不發音,念成「Salzbury」。麻州另一個城市伍斯特Worcester,也直接省略中間念成「Worster」。原來新英格蘭地區很多地名,都是直接沿用英國的地名,不是美式英文的關係。

回到麻州索茲伯里(Salisbury)

進入麻州不久,就要右轉往東接回國道1號,才能抵達這天騎行的終點–紐伯里波特(Newburyport)。麻州北部有一條大河梅里馬克河(Merrimack River),發源自新罕布夏州中部山區往南流,在進入麻州後轉往東流入大西洋,下游河流轉東後的兩岸有數個工業重鎮,先前火車經過的黑弗里爾就是其中之一。

國道1號跨越梅里馬克河(Merrimack River),中間鐵橋為舊鐵路橋

跨過梅里馬克河就抵達紐伯里波特市區,而通勤鐵路的火車站在市區南方。以前鐵路盛行的年代,波士頓與緬因鐵路公司(Boston and Maine Corporation)在新英格蘭地區建立了密密麻麻的鐵道網,但後來多半已被拆除,只剩少數路線被其他鐵路公司利用,繼續作為客運與貨運用途。通勤鐵路紐伯里波特線也是利用舊鐵道,原本鐵路過了紐伯里波特,還從上圖的鐵橋跨越梅里馬克河繼續往北,但如今紐伯里波特車站以北的鐵路已經完全拆除,在市區的舊鐵路路線也改建為單車道。也就是這鐵橋已經不再會有火車經過了。

我一向對Google規劃的單車路線戒慎恐懼,尤其是標示單車專用道的路線,因為根據經驗,這裡很多單車道是土石路,只適合登山車騎的。在不確定單車道路況的情形下,我寧願鑽市區街道,因為路線複雜,GPS航點設得夠多,於是沒有迷路,轉了幾個彎之後,便抵達通勤鐵路車站。後半段有43km,雖然因為大逆風騎得比前半段慢,還是只花了兩個小時出頭,抵達時才下午四點半不到,離預計搭的下一班火車,還有一個多小時呢!

紐伯里波特(Newburyport)通勤鐵路車站月台

火車還有一個多鐘頭才來,先坐下來吃點心再說~

我在樸次茅斯真的是太緊張了,可以睡個午覺再上路都不怕趕不上火車的。何況是往波士頓的方向騎,錯過火車大不了就順路騎回MIT嘛!只好在月台上吃東西、玩手機遊戲打發時間。發現先前說的用原先鐵道路線改建成的單車道,竟然直接就延伸到月台上來,還繼續往南延伸。因為我在月台上發呆的一個小時內,就看到男女老幼總共十幾個人騎車或散步經過月台…

原本火車5:32就要來紐伯里波特,但誤點了十分鐘,不過不影響之後的班次,畢竟班表上從紐伯里波特往波士頓北站的車是5:48,有16分鐘的緩衝時間。這班2170次車依然在5:48準時發車。不同於國鐵要事先買票,通勤鐵路除了從波士頓總站直接搭之外,幾乎都是先上車後補票,因為MBTA為節省人力成本,除了波士頓總站和少數幾個大站外,其餘所有車站都是無人站,有些更連站房都沒有,更別提自動售票機了。

除了平日尖峰時段外,通勤火車其餘班次都可直接把腳踏車牽上火車,不必拆車裝箱,也不必另外幫腳踏車買票,所以每當天氣晴朗的假日,通往熱門旅遊路線的通勤火車,例如經過梭羅寫湖濱散記的地方–康科德(Concord)瓦爾登湖(Walden Pond)的菲奇堡(Fitchburg)線,我曾看過一節車廂裡塞了將近二十輛腳踏車的,火車一到康科德,所有腳踏車都要下車,還要靠站務員七手八腳弄個好一陣子才把腳踏車全部取出。幸好紐伯里波特不是單車熱門路線,這天只有兩台腳踏車…

加上從劍橋住處到波士頓北站,這天總共騎了91.7km,爬升331m。雖然不是我單日騎腳踏車最長距離,但也達到單日騎車經過三個州的特別紀錄(也只有東岸才可能這樣玩)。上次單日騎這麼遠,是在去年十月從波士頓往南騎到羅德島州的普羅維登斯(Providence),那次騎了105km。休息了一整個冬天,這次一天騎了九十幾公里,隔天腿卻不酸,只被太陽曬成兩節不同顏色,大概是學期中每週都跳舞練身體的關係吧?倒是大概先前練唱聲音過度使用,加上這天吹太多海風,隔天就喉嚨痛了,到現在聲音依然沙啞還未完全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