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 , , , , , , , , , , , , , ,

不知不覺超過一個月沒寫新文章了。上個月剛開始一個新研究計畫(其實七月底就開始了…),實驗進度一直鬼打牆,也無暇做什麼特別的休閒活動;九月底終於有機會出遊,地點是前陣子才騎腳踏車去過,位於Cape Cod的Provincetown。但這次不是騎車去了,而是MIT的LBGT社團一年一度三天兩夜的營隊!(=

團體照

這個活動特地選在麻州最有名的同志村Provincetown,今年有大概三十人參加,大學生、研究生各半。主要是讓大家討論一些關於LGBT的知識、刻板印象與誤解,如何有個健康的感情關係與家庭,如何安全享用性事,諸如此類,並且藉此機會讓大家更瞭解自己。而我身為跨性別的一員,也對同志議題滿有興趣,在MIT的時間又不多了,不僅把握機會參加,還參與了從暑假就開始的籌備會議。當然你不必是同性戀、雙性戀或跨性別,只要有興趣的MIT學生都可以參加。

行前特地畫的指甲 🙂 用的是Confetti色號017 Dance Party Pink、031 The Red Carpet、069 Purple Reigns,上面的亮片是Sally Hansen的色號440 In the Spotlight硬甲油。後來發現這兩牌的膨脹係數不太一樣,過幾天後就會裂掉…

我的行李和「彩虹小馬」造型的外套

雖說不用自己騎車,可是週五下班時間,巴士在波士頓的車陣裡塞了一個小時才上高速公路,還是折騰了快四個小時才抵達Provincetown。如果交通一路順暢,應該兩個多小時就到了。晚上九點終於抵達位於Provincetown最西端,也就是Cape Cod最尾端一個歷史悠久的大型旅館Provincetown Inn下榻,認識大家、享用點心之後就是自由時間。

大家都知道LGBT的標誌是彩虹旗,而MIT的同志資源中心叫Rainbow Lounge,所以我就應景帶來一件「彩虹小馬」裡面的彩虹黛西(Rainbow Dash)造型的外套來穿!這件外套是我在Hot Topic買的,這個網站除了以賣樂團T-shirt出名之外,還有許多以卡通、影集等為主題的衣服和飾品。

自我介紹時間,變身彩虹黛西~這件外套後來我穿了三天XD

這間旅館最特別之處在於三面環海,房間後門打開就是海灘;而我們週五晚上原本計畫在海灘上進行活動的,無巧不巧,這幾天梅雨鋒面來襲,都是陰雨綿綿的天氣,所以只得改在室內。倒是晚上活動結束後雨停了,許多人回到房間之後都跑到後面靠海的陽台走走。我什麼都記得帶,竟然忘了帶腳架,只好把相機靠在欄杆上拍夜景了…

房間後面就是海灘

海灘全景圖

第二天(週六)早上開始才是重頭戲,首先是每次這種活動必有的,介紹生理性別(sex)、性別認同(gender identity)與性取向(sexual orientation)的分別;以及社會如何把這三件獨立的事情湊在一起,認為男生就是要有男生樣然後喜歡女生,反之亦然,而實際上並不是如此。

簡單PowerPoint之後是互動時間,拿出大家常見的四條線模型,四條線分別是性別認同(gender identity)、性別表現(gender expression)、生理性別(biological sex)以及性取向(attracted to)。很多人看過的版本,是每一項只有一條線,都是從男到女;但現在有更好的模型了,我們用的是2.0版本,每個項目都有兩條線,從左邊的無到右邊的男性跟女性。之所以這麼做,是因為一個人可能自我認同是無性,或者同時是男女兩性,其他項目亦可如此套用。

實體版的四條線模型,新版有8條線了,大家可以用圖釘和繩子來表示自己。

我其實是促成製作這個實體模型的人,畢竟先前就一直認為男性化和女性化不互相排斥,與其在天平的兩端,不如說在x軸跟y軸。性取向方面大家都知道,除了異性戀與同性戀,也有所謂的雙性戀跟無性戀;就連生理性別上,都有少數人同時具有兩性的性器官了。所以就上網找資料,發現先前熟知但不甚合理的四條線模型,的確有人改進成第二版,於是就提議做成實體讓大家玩了(以前玩的都是舊版)。我也親自下海詳細說明我的每一樣特徵,然後把八根圖釘全部用上。但看得出來許多人還是在舊版模型的框框裡,只用了四根圖釘。後來大家討論結果,認為這個模型還可以繼續改進:最後一項「性取向」,只問你喜歡男生或女生,但可能有些人所謂的喜歡「男生」是喜歡生理男生,有些人喜歡自認為是男生的人,也有些人只是喜歡表現比較陽剛的人。所以底下的兩條線應該要擴充成六條…

之後大家分成三個小組討論不同的主題,我參加的是討論刻板印象,以及雙性戀的主題。刻板印象的主題一開始,大家先提出一些名詞,像是男同志、女同志、跨性別、變裝皇后、因為不想交男/女友而假裝成同志的人、還有一堆我聽都沒聽過的,然後每個人拿一張紙,自己選一個主題,然後寫下對這個主題的刻板印象。之後拿給大家看,讓大家猜你在描述的是哪一種人,然後討論這些刻板印象到底合不合理。我這人滿客觀的,加上接觸LGBT文化時間不長,寫不出什麼,只得就我在舞團裡認識的幾個人寫出我對「中性人」的印象。有趣的是有些人用畫圖來表示刻板印象,有個人描述男同性戀,只畫了一張大圖,圖上有一根羽毛插在海灘上…。

雙性戀的主題也很好玩,我們選出幾個人角色扮演,其中一個人要跟他的兩個朋友說,他把先前的女朋友甩了,現在有了新的男朋友!然後在對話時他的男友出現。扮演這些角色的人要擲骰子來決定要如何回應。之後大家就此討論:許多人依然認為很多雙性戀者並不是真正的雙性戀,而是同性戀,只是為了不受到社會大眾的歧視,才假裝跟異性約會跟交往;也有人覺得如果某天突然發現他的男友/女友是雙性戀,安全感會大幅降低,因為這代表他可以跟兩倍的人劈腿。有人提出一個我認為精闢的見解;大家都知道異性戀在社會上很有優勢,而近期連同性戀也慢慢有一些優勢了,造成很多人被迫要「選邊站」;如果你表現出自己是雙性戀,就好像站在分隔兩間房間的牆壁上一樣。當然這樣的情形要來自大眾對雙性戀的不瞭解以及誤解了。

晚上大家走路到義大利餐館Sal’s用餐,這間餐館鄰近海灘,可以一邊吃飯一邊欣賞風景,可惜週六一整天都是陰天。之後就是自由活動時間。旅館離Provincetown市區走路約二十分鐘。我們這樣的一群人,進了市區逛街有什麼共同興趣?情趣用品店!既然位於同志村裡,店裡有許多給女同性戀互相做愛的用品,甚至還有教男同志、女同志如何享受感情的書籍。大一的Kate一進來就請教大家如何選購自己的第一支按摩棒,結果被說「有前途」XD

餐館的千層麵、比目魚和蔬菜

餐館的露天座位,可以眺望海灘與碼頭

情趣用品店裡的人形招牌歡迎女同志們XD

電動按摩手套…

我們到了Provincetown當天才知道這個週末是「皮革週末」,於是幾個人就跑去夜店開趴了。我不想太晚睡,因為隔天還要負責叫醒大家,於是就沒去夜店,自己逛自己的,買了幾件T-shirt,就回房間處理相片了…

週日早上有兩個小組討論,首先是我也負責籌劃的感情與家庭,首先大家討論如何維持良好的感情關係(這個倒是變得滿generic的,我原本想要讓大家著重在同志/雙性戀或酷兒之間的感情);之後就談到如果要以同性戀的身份結婚生子,有哪些選擇、要注意什麼。最後我發給大家一張整理美國各州關於同志各種權利的圖表–美國東北部是相當開放的地區,麻州尤其對於各種權利都有法律保障。相對之下美國東南部卻非常保守。

最後是個很有趣的關於女性主義的討論。很多人的刻板印象,男生要幫女生開門,約會都是男生請,可是假如換成同性戀的關係,或者只是男性化的女生跟女性化的男生在約會呢?我們很多人都覺得,許多以往認同的「紳士」表現其實是不合理的,你為了方便幫女生開門可以,但有些女生反而討厭跟男生約會,男生什麼事情都搶先一步硬要幫女生做。(我碰到搶先一步幫我開門,還等我慢慢走個五六步才進門的人,都會罵他們浪費空調XD) 我先前就聽說在台灣這種情形很嚴重(養出不少公主病的女生),而在美國大家比較講求獨立的;結果倒是很驚訝還是許多人認為約會如果男生不請就沒有約會的感覺。看來現代人關於兩性的刻板印象還需要一大段時間才能消除…

最後大家集合共同討論關於MIT的LGBT資源有何優點和需要改進的地方。大家一致認為Rainbow Lounge是個很有用的地方,以及一年一度的扮裝表演Fierce Forever也是一大亮點。比較不足之處,大概是學校欠缺研究生的同志團體、研究生與大學生之間缺乏互動;以及各個學系如果能有大牌教授支持LGBT權利,並且提供工作環境的資訊給系上同志或酷兒,就更完美了。

午餐過後又是一整個下午的自由活動時間,早上原本下大雨的,下午天公作美,不必撐傘就能出門,我就跟Kaylee和同樣也是酷兒的Alex一起逛街買衣服。原本想下去海灘走走,但這天適逢中秋節大潮所以作罷。

Provincetown很多人家都有私人海灘,後院就是大海

同志咖啡?!

逛街時恰巧碰到保護寵物的遊行

直徑30公分的Hershey’s Kisses?!!!

我雖然整個活動都有點沉默寡言,但還是得到不少收穫:不僅更加深入瞭解LGBT文化,以及更瞭解自己的性向並更有信心繼續走這條難走的路。也認識不少新朋友,畢竟要找到接受同志的人不難,難在認識真正瞭解自己的朋友,而同是LGBT一分子的人往往對於個人經驗方面比較能共鳴。至於旅遊與風景倒是其次了,畢竟我們都被老天爺耍了,整個活動都是陰雨天,直到最後要上車前太陽才露臉。幸好這已經是我第三次造訪Provincetown(若我明年再來恐怕可以當導遊了),加上習慣了新英格蘭莫名其妙的天氣,所以就比較沒感覺。唯一個人覺得比較美中不足之處,就是這次活動缺少關於跨性別的主題,明年如還有時間幫忙籌備,我會設法補強這一方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