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 , , ,

劍橋合唱團自從我加入的第二季,就有所謂的小團,也就是每個聲部選出幾個比較強的成員組成,獨立表演一些難度較高的歌曲。以往小團是自願,後來指揮和團長認為小團的好處是人數較少、更容易約團練時間和參加巡迴表演,可以當成合唱團的門面,所以上一季開始小團成員就以指定產生。而今年夏至6/21的台灣音樂季,是我第一次以劍橋合唱團小團的身份,在公演以外的場合表演,自然相當興奮!

劍橋合唱團小團表演前合照

劍橋合唱團小團表演前合照

這次表演的場合,是由波士頓華僑文化服務中心所舉辦的台灣音樂季,今年是首度舉行。僑教中心位於牛頓市(Newton)的牛頓高地(Newton Highlands),旁邊就有一個廣場Hyde Playground,每週五傍晚,市民都會舉行小型音樂會,這次的台灣音樂季自然選在此場地。

牛頓市離波士頓不遠,地鐵綠線D線和幾路公車都可抵達,但我選擇騎腳踏車前往,比較容易控制時間,又可健身。傍晚六點左右抵達,比合唱團約定時間七點早了許多,還可以看幾場表演。大概是第一屆舉辦,廣場擺了數十張折疊椅,觀看的人潮冷冷清清,倒是平時就會到廣場運動、野餐、曬太陽的附近居民還比較多!倒是觀眾多是老一輩的台灣人,相當捧場,所以現場氣氛也不至於太差。表演的節目有大提琴、吉他即興演奏、元極舞等等。

廣場上野餐的人群

廣場上野餐的人群

台灣音樂季元極舞表演

台灣音樂季元極舞表演

合唱團人員到齊,但由於表演場地在戶外,沒有特別的房間讓我們開嗓和練唱,我們就索性繞到僑教中心後面的停車場暖身,大家還擺動作拍起團體照來。之後要把本次表演的三首歌走過一遍,可是由於現場沒有鋼琴,我們的曲目又有鋼琴伴奏,因此使用預先錄好的CD,不像a cappella一樣有音笛就能練唱。於是我們很克難地到車上放CD,開車門讓大家在車子旁邊就地練唱。練唱完等了很久,但由於表演節目其中穿插卡拉OK活動唱不停,遲遲等不到我們上場的時間。於是大家就地坐下來玩起團康…而我只要相機在手,任何地方都可以拍照打發時間,要我等多久都沒問題!

等太久,坐下來好了

等太久,坐下來好了

原本預計七點半表演,等到八點半才終於上台!我們是壓軸,演唱「流水年華」、「台北的天空」與「祈禱明天會更好」三首歌。原本我們得到的消息是只有兩支麥克風,但現場準備了不少,於是我們四個聲部就各拿一支麥克風,同一聲部的就互相靠近唱。練唱時看到有人還在臨時抱佛腳背譜、寫小抄就知道不妙,果然上台就有人唱錯/忘詞了,幸好大家早就習以為常,沒有緊張或尷尬的場面。我也很努力把許多人趕拍子的慣性給拉回來…表演結束後,我聽到的迴響是男生拿麥克風拿太近了,把女生的聲音蓋過去,其餘都還可接受。

僅晚因為時間已晚、天色漸暗,一部分的人潮已經開始散去,但仍有不少人留下來聽到最後,給予我們掌聲!後來我們也因為是最後一個節目,也順便幫忙收拾場地。

好不容易拖延許久才表演完,大家都飢腸轆轆,詢問當地人結果,附近沒什麼中國餐館,於是決定回到波士頓的石庫門餐廳吃晚餐。就在大家安排誰要開車載誰的同時,我是合唱團唯一騎腳踏車來的,沒人車上可以載腳踏車,所以我還是得硬著頭皮騎回去啊!在大家還在上車整頓時我踏上腳踏車一溜煙就先走了,10公里的路只花了20分鐘出頭,結果竟然比開車的還早到!石庫門是上海菜,我只顧著吃和手忙腳亂地幫每一道菜拍照,沒特別記下菜名或細細品嚐,加上本文重點也不在食記,所以這部份就省略囉!

儘管我因為在Techiya的關係,小團性質的合唱演出很多,也早已累積許多經驗,但和國語合唱團小團配伴奏,在公演以外的場合表演,倒是第一次。也因為活動籌劃等種種因素,表演的現場條件並不理想,也出了一些狀況,如沒有正式場地暖身、表演時間延後等等(團員海豹曰:「我還碰過延後更久的,這不算什麼」)。很慶幸我們依然能將場面控制得恰當,而每次表演都是一個寶貴的經驗,能從中學到許多如何讓下次表演更完美的技巧!也希望劍橋合唱團小團表演能越來越完美、甚至表演出名氣來,以後巡迴越來越多–我很想幫小團編a cappella曲來唱啊!